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周建椿)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迹兵工魂·砺行科创路”科研创新研学团师生走进多家国防兵工企业,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兵工史馆、探访智能化生产线、聆听劳模故事等方式,青年学子们沉浸式感受兵工精神,坚定科技报国信念。
探访展馆:重温峥嵘岁月 感悟兵工初心
7月7日至9日,实践团先后走进重庆长江电工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业集团(云南)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望江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兵工企业。
在各企业展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陈列的武器装备,串联起我国兵工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讲解,驻足记录展品背后的故事,深刻体会一代代兵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纷纷表示,这样的参观不仅加深了研学团成员们对兵工历史的认知,更增强了专业学习的认同感与使命感,立志将这种奋斗精神融入未来学习与工作,为兵工事业贡献力量。
▲图为企业相关负责人为研学团成员演示相关特品制造场景
走进车间:见证智能制造 看见未来方向
走进现代化生产车间,机械臂灵活挥舞,精准地完成零部件加工;自动化传送带流畅运转,将物料准时送达各个工位;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数据,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精准无误。同学们沿着参观通道缓缓前行,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智能化改造,原本需要10-20人的生产线,现在仅需1-2名技术人员即可完成监控维护,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看到这些变化,我更加坚定了要掌握前沿技术、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决心。”一位同学表示。
对话劳模:聆听奋斗故事 汲取前行力量
在劳模交流座谈会上,实践团成员们与国家级劳模田毅、市级劳模黄容、周克容、叶舰、王晓锋等和企业劳模刘李等面对面交流。劳模们以朴实语言讲述不凡经历:田毅分享道:“企业最看重的是踏实肯干的态度,专业知识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黄容则鼓励同学们:“要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同学们认真倾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劳模们朴实而深刻的分享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工匠精神”的真谛——既要有精益求精的专业追求,更要有扎根一线的实干精神。这场交流不仅为同学们树立了成长标杆,更激发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
▲图为研学团成员在长安望江厂与国家级劳模田毅、重庆市劳模黄容座谈交流。
实践感悟:青春与使命同行 技能与信仰同频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专业认知的深化之旅,更是一场精神洗礼。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亲身感受,深入了解了国防工业的发展脉络,真切体会到兵工精神中“精准、责任、协作”的核心内涵。
“这趟旅程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位参与活动的研究生成员在笔记中写道,“我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图为研学团成员与长安望江厂相关负责人合影留念
重庆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坚定信念,为建设制造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撰文 | 柳伟 陈颖 严格 周建椿
图片 | 杨瑶瑶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建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建椿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