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张宇琪)7月中上旬,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苹润芽”助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合肥市开展为期8天的关爱特殊儿童实践活动,调查特殊儿童的生长情况、教育环境、社会关注度等问题。

活动举行:多样互动,感知差异

团队面向特殊儿童分别开展了拼图、粘土、制作风车、音乐律动——手势舞等活动,与孩子们近距离互动,感知特殊儿童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带去陪伴与温暖。活动中,队员们秉承着耐心与细心的原则,在小朋友们遇到困难时,队员们悉心教导共同渡过难关,在小朋友们想放弃时,队员们加以鼓励共拾信心。当一幅幅作品被完成,小朋友们与队员们脸上共同绽放灿烂的笑容是不可磨灭的记忆。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徽裔小朋友们做手势舞

教师访谈:坚守付出,压力重重

通过与相关组织的负责人老师、影子老师们的交谈,团队了解到,老师们投身于此行业的动机大不相同,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的孩子患有孤独症、一直投身于教育行业、被学校分配到特殊机构成为影子老师等。虽来路不同,但她们都在为了特殊儿童的康复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一个个家庭带来希望的点点光亮。

▲图为机构负责教师与团队指导老师和队员们交流。

家长视角:殷殷期盼,全程护航

在与家长、孩子的共同相处中,队员们看到了家长的期待和重视。活动开始前,家长们会早早摆好板凳,等待队员们与孩子的互动。活动中,家长们全程陪伴,小朋友们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难以完成相应的动作时,家长会耐心在旁边加以鼓励或者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做律动。每当孩子有些许突破家长脸上露出的是欣慰夹杂着汗水的笑容。

▲图为特殊儿童家长们在填写调查问卷。

社会关注:多方助力,温暖相伴

此次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对特殊儿童家长和“聚善”公益服务项目发起人喜悦老师的访谈,看到了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关注与帮扶。据家长透露,社区会协助他们进行相关补贴政策的材料提交、申请,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同时,喜悦老师介绍到,“聚善”公益服务项目是为了给孩子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而成立的,旨在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上学、接触同龄人的机会。谈及课程内容时,喜悦老师说到,社会上有很多热心人关注着特殊儿童,他们无偿参与进这个组织,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知识。例如,有擅长颂钵疗愈的老师,能通过声音为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和身体修复;上学期还有一位专注于动植物研究的老师,每堂课都会带来罕见的不同的动植物们,像变色龙、大蜘蛛,让孩子们近距离认识、接触它们。而这些可能是正常社会学校的孩子们所接触不到的。而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有这么多的人呵护着、爱着他们,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非常幸运且幸福的。

▲图为团队与“聚善”公益服务项目发起人喜悦老师进行访谈。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不同特殊儿童的状况,探究家庭、学校、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帮扶。团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增强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度,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接触特殊儿童群体,以对待平常人的眼光对待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平等、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宇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宇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