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王梦娇 黄佳怡 李欣茹)为响应“全民阅读・青春建功”号召,近期,徐州工程学院“耕读青春”全民阅读实践团走进邳州市议堂镇,开展以“耕读传家润乡土,青春建功助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将书本知识与田间耕种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书写青春答卷。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阅读。通讯员 王梦娇 摄

深耕阅读沃土,创新形式关爱特殊群体

在邳州市议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春书屋”的设立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留守儿童与务工子女的心田。实践团成员们精心挑选了《土壤肥料实用知识与技术》《中国民间故事》等书籍,这些书籍不仅凝结着代代相传的农耕智慧,更寄托着人们与土地共生的深厚情怀。志愿者们采用一对一伴读的方式,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书中的内容,并结合当地农作物生长知识,引导他们从书中文字链接田间实景,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图为志愿者帮助小朋友阅读。通讯员 王梦娇 摄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农耕文化,实践团制作了耕读阅读PPT。PPT中,精美的图片与生动的文字相得益彰,展示了书籍的历史及耕读名言。志愿者们一边播放PPT,一边详细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各种问题,志愿者们则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讲解PPT。通讯员 王梦娇 摄

此外,实践团还组织了“我的耕种故事”分享会,孩子们轮流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耕种心得。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图为小朋友分享“耕读”故事。通讯员 王梦娇 摄

文化传承显担当,实践绘画共绘乡村新风貌​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农耕文化,实践团成员精心制作了一套农耕主题绘画PPT。PPT里收录了各种农作物的插画:从青嫩到饱满的麦穗、金黄的稻田、边缘花瓣带着朝露的光泽的向日葵等等。成员们为每张插画配上趣味解说:“麦穗成熟时会弯腰,像在向土地鞠躬呢”“向日葵的花盘会跟着太阳转,是田野里的‘追光者’”。

图为志愿者分享“耕读”名言。通讯员 王梦娇 摄

随后,实践团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画活动。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看完PPT后灵感涌动,拿起画笔用色彩和线条描绘出他们心中的农耕世界。有的孩子用橙黄渐变涂画向日葵,花盘里点满褐色籽粒;有的把西瓜画成躺在小路上的圆皮球;还有的孩子勾勒麦穗,用深浅不一的黄色画出麦穗的成熟。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童真与创意,展现了孩子们对农耕文化的独特理解和热爱。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乡村新风貌画卷。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耕读”作品。通讯员 王梦娇 摄

青春建功展风采,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篇

在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中,“耕读青春”实践团成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完成了20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覆盖留守儿童及务工子女60人次。他们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的光芒,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与意义。

徐州工程学院“耕读青春”全民阅读实践团以青春之名,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华彩篇章。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耕读传家”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承“青春建功”的理念,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欣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欣茹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2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