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张盛逸 高璐 王梦娇) 徐州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博爱青春”青年志愿者团队近日在徐州戏马台景区热烈开展以“苏韵传承扬急救,生命守护绽芳华”为主题的“博爱青春”急救普及活动,通过文字介绍、现场演示等形式,将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实用的急救知识完美融合,向游客和市民普及急救知识,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图为队员们参与戏马台活动的合照
情景再现抗洪史 传承先贤为民情
活动伊始,戏马台景区广场上,志愿者们生动再现了北宋时期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带领百姓抗洪抢险的场景,让在场者仿佛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深切感受到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担当与魄力。这场情景再现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点明了活动的主旨——如同古人守护百姓安危,如今的急救知识普及亦是在为民众生命健康筑牢防线。
急救技能细讲解 包扎复苏要点明
情景再现结束后,活动进入核心的急救技能教学环节。志愿者们首先围绕心肺复苏术展开讲解,从判断患者意识、呼救,到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再到人工呼吸的操作规范,逐一明确要点。
随后志愿者详细演示了环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等步骤,从固定起点到适应肢体粗细变化,反复强调“力度需适中,过紧易阻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并提醒“包扎前需先检查伤口,若有异物需谨慎处理”。
图为队员们演示绷带包扎的过程
游客踊跃练实操 志愿指导助掌握
技能演示刚结束,实操体验区便热闹起来。游客们纷纷拿起模拟道具,在志愿者的分组指导下动手实践。一位小朋友在尝试包扎时,因边角位置不当导致包扎松动,志愿者立即上前示范调整,手把手教他,经过几次练习,小朋友终于掌握了要领。
图为队员协助小朋友进行包扎练习
文化赋能传知识 志愿精神绽光芒
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向参与者发放了融合戏马台文化元素的急救宣传单。宣传单上,苏轼治水场景插画旁印着心肺复苏步骤口诀,戏马台标志性景观图边标注着包扎注意事项,让知识在历史文化的映衬下更易被理解和记忆。
图为队员向参与者发放宣传单
此次活动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次学习急救知识的宝贵机会,更创新地将徐州的历史文化与急救教育紧密结合,让参与者在感受历史魅力的同时,深刻认识到急救知识对于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性。这种更贴近生活的活动形式,让急救技能成为更多人的“随身护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盛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盛逸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