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于雪婷)7 月 7 日,重庆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基层实践服务团” 的 8 名成员,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满满的诚意与专业的设备,走进江津区双福街道江成老年公寓,开启了一场以 “时光印记,守护传承”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这场活动不仅是对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践行,更是一次用青春力量连接代际、守护岁月记忆的温暖旅程。

活动筹备阶段,团队成员们便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他们多次聚集开会,反复敲定活动流程、明确人员分工,生怕哪个环节出现疏漏。带队老师更是细致地强调了与老人沟通的技巧和礼仪 —— 要始终保持微笑,要耐心倾听老人的每一句话,要让老人们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关怀。同时,团队精心采购了相框、背景纸等拍摄物资,还准备了玉米油、东北香米等实用的慰问品,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做好了准备。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人交流沟通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于雪婷 供图

这张照片定格的,正是团队成员与老人交流时的温馨场景。画面中,实践团成员微微俯身,专注地倾听着老人的讲述,脸上带着真诚的微笑。老人则坐在椅子上,神情放松,仿佛在向久违的亲人诉说着心里话。这样的场景在活动当天随处可见,成员们用耐心敲开了老人们的心扉,让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故事有了倾诉的对象。为了让交流更加顺畅,成员们提前做了不少 “功课”,了解老人们成长的年代背景,寻找共同话题。面对听力不佳的老人,他们会放慢语速、提高音量,一字一句清晰地表达;遇到情绪有些波动的老人,他们会轻轻拍着老人的手,用温暖话语安抚。正是这份真诚与耐心,让老人们渐渐放下了拘谨,愿意打开话匣子。

上午 9 点左右,江成老年公寓的院长特意来到实践团的活动现场,为团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敬老院的基本情况。院长指着院内的设施,一一讲解道:“这里有营养配餐的食堂,有帮助老人恢复身体的康复活动中心,还有整洁舒适的宿舍,就是希望老人们能在这里住得舒心、安心。” 他还提到,江成老年公寓见证了重庆养老事业的发展变迁,从最初简单的食宿保障,到如今丰富的休闲活动、专业的护理服务,每一步变化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

图为敬老院院长给团队成员讲解敬老院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于雪婷 供图

听着院长的介绍,团队成员们对这家老年公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一边认真记录,一边不时点头回应。通过院长的讲述,大家知道了老人们每天的生活安排:清晨一起做早操,上午有书法、下棋等休闲活动,中午享用营养搭配的午餐,下午看看电视、聊聊天,傍晚在庭院里散散步。这些看似平淡的日常,却藏着老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团队成员们也更加明白了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不仅要为老人们拍照留影,更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情感,用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关怀。

活动中,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老人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一对在江成老年公寓生活的夫妇,得知实践团要为大家拍照,特意换上了整洁的衣服,手牵着手来到拍摄点。爷爷笑着说:“在一起几十年了,还没正经拍过几张合影呢,今天可得好好拍一张。” 团队成员们赶紧为他们调整好姿势,捕捉下这温馨的瞬间。拍摄结束后,两位老人还拉着成员们的手,分享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从相识相恋到携手走过风风雨雨,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爱意。

图为敬老院的一对夫妇与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于雪婷 供图

这张合影不仅记录了老夫妇的幸福瞬间,也定格了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们之间的温情互动。照片中,团队成员们围在老夫妇身边,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老夫妇则紧紧相依,眼神中满是幸福与满足。这样的画面,正是 “时光印记,守护传承” 最好的诠释 —— 年轻一代用行动传承着敬老爱老的美德,老一代则用他们的故事与情感,滋养着年轻一代的心灵。

此次实践活动虽然只有一天时间,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团队成员们用镜头定格了老人们的笑容,用耳朵倾听了老人们的故事,用心灵感受了岁月的温度。他们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关怀与温暖,也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经历,继续践行社会担当,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青春的力量中不断传承下去。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于雪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雪婷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