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寻红筑梦兴乡路,思政铸魂育新峰”调研分队前往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村史馆参观、村民访谈等多种形式,全面考察永丰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成效。
一、村史见证: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步入永丰村村史馆,一幅跨越时空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团队成员注意到,展馆中央陈列着一台锈迹斑斑的老式犁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墙面上现代化农机的全息投影。村支书介绍:“这台犁具是村里最后一位老农捐赠的,它见证了永丰村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的历史性跨越。”
数据最具说服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流转,全村水稻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800亩扩展到现在的1500亩,亩产由850斤提升至1300斤,机械化作业率达95%。如今,永丰村不仅是省级水稻良种繁育基地,更承担着多项农业科技项目。
图为团队人员参观永丰村村史馆 杜尕儿 供图
二、科技赋能:智慧农业催生发展新动能
在永丰村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稻田的温湿度、病虫害等数据。技术员小王向团队演示了手机端的智能控制系统:“现在浇水、施肥都能远程操作,一部手机可以管理50亩地。”团队成员亲自体验了无人机巡田、智能灌溉等新技术,深刻感受到科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力量。
调研期间,团队针对农业科技应用情况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在回收的16份有效问卷中,100%的村民表示近年来永丰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科技赋能。村民张大姐笑着说:“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去年增收了2万多。”在调查问卷中,全体村民都表示:永丰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显著,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
图为永丰村蓝图沙盘展示 杜尕儿 供图
三、民生改善:美好生活照进现实
在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团队遇到了正在办理医保报销的刘奶奶。“现在看病不出村,养老金每月按时到账,这样的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刘奶奶的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村民对医疗、教育、养老的满意度达94%。令人惊喜的同样在教育方面的变化:村小学新建了数字化教室,与城区学校实现同步教学。
图为村民日常休息情景 杜尕儿 供图
四、青春答卷: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团队白天走访调研,晚上挑灯整理数据。基于调研成果,团队正在撰写《永丰村三产融合发展调研报告》,并设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方案。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数据解读变迁,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夕阳西下,团队成员与村民在金色的稻田旁依依话别。永丰村的蝶变,是千万中国乡村振兴的缩影,更是青年学子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生动课堂。正如问卷中一位村民的留言:“乡村发展需要年轻人的智慧和热情,欢迎更多像你们这样的学生来村里。”
图为队员去往田间考察 张俊杰 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蓓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蓓恩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