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李义豪 侯壮 叶珂馨)七月的郏县,晨雾尚未散尽,阳光已如碎金般洒在安东小学的操场上。教学楼前的石榴树挂着青涩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二百余名师生的脸庞被晨光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社会实践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精神融入乡村教育,7月7日清晨,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社会服务践行团在郏县安良镇安东小学,与全校师生共同举行了一场庄严而意义非凡的升旗仪式。
国旗飘扬,少年敬礼展赤诚
随着激昂的《走进新时代》音乐响起,国旗护卫队步伐整齐、精神抖擞地护送国旗入场。当国旗来到旗杆下,国歌骤然响起。
图为国旗护卫队升旗
激昂的旋律中,旗手振臂一挥,五星红旗在微风中展开,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全校师生与志愿者们不约而同地举起右手,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人行注目礼,目光紧紧追随着那抹向上的红色,直到它稳稳停在旗杆顶端,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那一刻,操场上静得只剩下风声与余韵,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肃穆,小小的身影里仿佛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图为师生列队行注目礼
青春发声,志愿初心映担当
升旗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代表刘昕颖走上发言台。她以《让希望的种子在心田扎根》为题,开启与孩子们的交流。望着台下澄澈的眼神,刘昕颖先回溯相遇的温暖:“昨天初见,你们追着问‘姐姐要教什么’,那一张张好奇的笑脸,让姐姐们明白教育是一场生命的相互照亮 。”
图为刘昕颖发表演讲
谈及成长与初心,她用贴近孩子的话语分享:“就像校园里的小树,得扎根土壤、向着天空生长,你们也要把知识当根基,借勤奋长翅膀,在成长里懂规则、勇敢追梦 。咱们带来的法治课堂、互动游戏,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成长路上有法律护着,还有好多人盼着你们实现梦想。”
随后,刘昕颖满是期待地向孩子们发出号召:“希望每颗揣着理想的种子,都能在求知的土地里发芽,将来长成建设家乡的栋梁!让咱们一起,把希望的种子,种在心里好好长!”话音落,孩子们的掌声像夏日骤雨,笑脸映着国旗红,格外动人。
法治播种,实践育人显初心
“请同学们举起右拳,进行宣誓!”安东小学学生代表昂首挺胸,站在国旗下,清脆的声音响彻校园。
图为志愿者们和学生一起宣誓
“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通过在安东小学的学习会做到:爱党爱国、知法守礼……”誓言如春日新芽,在孩子们心底扎根。学生代表握拳的手臂绷得笔直,眼神映着国旗红,台下一百多双小手齐刷刷举起,稚嫩童声汇成交响,惊飞枝头的雀影。
这一场景,是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实践活动的生动注脚。借学生领誓,把爱国与法治的种子播进乡村孩子心里。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校园语境、日常承诺里把爱国情、法治观,变成能懂、能做的事,助力扣好法治成长“第一粒扣子”,让法治护航乡村振兴。
薪火相传,乡村振兴谱新篇
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与郏县安良镇安东小学有着温暖的“约定”,多年来,政法学子持续奔赴这片乡村沃土,让“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的使命在传承中闪光。此次升旗仪式,延续着这份坚守,将爱国情与法治魂融入乡村教育日常。
未来,志愿者们将继续在郏县安良镇开展法治宣讲、法治课堂等活动,让法治精神走进乡村的每个角落。而那些在晨光中仰望国旗的孩子,或许就在此刻埋下了梦想的种子,终有一天,他们会带着这份家国情怀与法治信仰,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让红旗永远在希望的田野上飘扬。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翟超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翟超晴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