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江学院艺术学院(演艺学院)“薪火承艺”实践队联合铁心桥街道定坊社区组织开展了“非遗薪火传,青春绽华光”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保持昂扬的斗志,积极的热情,脚踏实地,深入非遗传承,向小朋友们展示非遗记忆,用真心守护传承非遗的责任。
一、前期筹划阶段
活动开展前期,明确活动的目标和主题,组建筹备团队,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做好日程规划,合理分配各项任务,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薪火承艺”实践队组织召开任务分工会议
二、活动开展阶段
此次“薪火承艺”实践队总人数为12人,活动开展阶段,实践团队围绕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主题,组织开展了“扎染”“绘画脸谱”“制瓷”“绘画长卷”四项富有创意与文化内涵的实践活动。
绘制脸谱活动现场
团队成员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亲身示范,引导小朋友们体验扎染的色彩变幻、脸谱绘画的文化内涵、陶艺制作的创意乐趣以及长卷绘画的团队协作,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次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
绘制长卷活动现场
焦钰文、张新蕊同学为小朋友做制瓷示范
1.一布一染,染出童趣
志愿者们选择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扎染”作为活动项目之一。扎染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以其独特的色彩和工艺流程深受人们喜爱。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小朋友们了解扎染的历史文化背景,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王梦瑶同学做扎染非遗文化的宣讲
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准备了扎染布带、染料、扎染工具等材料,并进行了详细的分工与讲解。活动伊始,王梦瑶同学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扎染的起源、发展和制作流程,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演示,让孩子们对这项传统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
姚蕾、黄彦霖同学为小朋友们分发材料
丁子洵、姚蕾、张新蕊同学帮助小朋友们捆绑布袋
黄彦霖、刘宇同学帮助小朋友们捆绑布袋
许雅婷同学指导小朋友捆绑布袋
随着讲解的结束,小朋友们纷纷动手尝试。他们先将白布袋进行折叠、捆绑,再用木夹、皮筋、弹珠固定出各种形状,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小朋友的布袋浸入染缸、清洗后,得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扎染布袋。
薛晓泽同学与小朋友一起捆绑布袋
扎染活动现场
小朋友们对布袋进行捆绑
焦钰文、李双双同学帮助小朋友浸染布袋
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小朋友动手的活动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和喜悦,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操作,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审美情趣。
薛晓泽、刘宇同学为小朋友们搓洗染好的布袋
成果展示:
扎染活动大合照
2.一笔一画,绘出脸谱之美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通过不同颜色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身份和命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趣味性的绘画体验,让小朋友们在动手绘画中了解戏曲文化,感受脸谱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李双双同学做马勺脸谱非遗文化的宣讲
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准备了脸谱模板、颜料、画笔等材料,并提前制作了教学PPT和示范作品。李双双同学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视频展示,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脸谱的起源、分类及色彩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象征刚直、白色多表示奸诈等,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神中充满好奇与期待。
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发言
讲解结束后,活动正式开始。小朋友们纷纷领取画笔和脸谱模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创作中。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一边画一边交流,在欢声笑语中,造型各异的脸谱作品逐渐完成。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伴和老师看,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成就感。
姚蕾同学指导小朋友绘制脸谱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给脸谱上色
志愿者帮助小朋友进行绘制
通过“绘画脸谱”非遗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戏曲文化,也在一笔一画中种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
图为李佳慧同学帮助小朋友绘制脸谱
黄彦霖同学帮助小朋友绘制脸谱
成果展示:
绘制脸谱活动大合照
3.从泥到瓷,感受匠心之美
瓷器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与审美。在讲解环节中,丁子洵同学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片,介绍了瓷器的发展历史、种类特点以及制作流程,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进入实践环节,焦钰文同学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操作,在老师和志愿者的鼓励下,他们逐渐掌握了力度和节奏,慢慢拉出了碗形、杯子形甚至花篮的造型。
图为丁子洵同学做制瓷非遗文化的宣讲
进入实践环节,焦钰文同学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操作,在老师和志愿者的鼓励下,他们逐渐掌握了力度和节奏,慢慢拉出了碗形、杯子形甚至花篮的造型。
志愿者帮助小朋友捏制花瓶瓶口
小朋友们正在捏制瓷碗(一)
小朋友们正在捏制瓷碗(二)
制作完成后,孩子们的作品等待晾干,孩子们互相分享马克笔绘画出不同的形状与颜色。在制瓷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培养了耐心和专注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朋友为自己的作品绘制图案
成果展示:
制瓷活动大合照
4.一幅长卷,绘出童心万象
本次社会实践项目以“非遗薪火传,青春绽华光”为主题,组织孩子们在两幅长长的画卷上自由创作。围在长卷周围,手握画笔,神情专注。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绘画中释放天性,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是他们用童心与创意编织的中华文化新篇章。
绘制长卷活动现场
成果展示:
绘制长卷活动大合照
总结感悟阶段:
此次社会实践通过参与扎染、脸谱绘画、制瓷、长卷创作等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精神的延续。通过动手操作,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制作技巧,更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王梦瑶同学主持总结会议
刘宇同学分享实践感悟
黄彦霖同学分享实践感悟
王梦瑶同学进行总结发言
王梦瑶同学进行活动总结,同学们不仅将非遗文化带入了孩子们的生活,也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技艺的传递,更需要一颗热爱文化、乐于奉献的心。此次社会实践虽然已经圆满结束,同学们也将继续关注非遗文化,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薪火承艺”实践队全体成员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
指导老师聂莉与“薪火承艺”实践队全体成员合照
指导老师聂莉表示,此次活动意义非凡。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非遗文化,积极投身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让非遗 “活” 起来,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梦瑶 丁子洵 焦钰文 李双双 刘宇 许雅婷 姚蕾 张新蕊 李佳慧 薛晓泽 黄彦霖 司牵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梦瑶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