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硒’引青春,‘麦’向未来”乡村振兴助力团走进叶邑剪纸工作室,与平顶山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李中亭剪纸”第七代传承人都世奎展开交流,以“理论讲解+ 实践体验 + 文化对话”的模式,探寻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图为三下乡团队与非遗传承人合影(摄影/王子涵)

非遗课堂:方寸之间见天地

都老师以“剪纸里的艺术哲学”为主题,从李中亭剪纸百年传承史讲起,结合“阴阳剪法”“套色技艺”等核心技法,揭示了剪纸艺术中“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现场展示的《福寿延绵》、《和谐共富》、《清明上河图》局部复刻作品,让团队成员惊叹于0.1毫米刻刀下的精妙绝伦。他指出,每张红纸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记忆,剪纸不仅是艺术,更是会说话的乡土教材。

图为三下乡代表参观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摄影/刘梦菲)

青春实践:红纸跃动新活力

体验环节,都老师从基础折纸方法教起,耐心示范并讲解要点,成员们认真跟随学习,经过一番努力,一幅幅简单却创意十足的剪纸作品逐渐成型,大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图为非遗传承人讲解并指导三下乡团队体验剪纸文化(摄影/韩宁)

交流碰撞:共话非遗新未来

体验后,助力团成员与都老师交流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之策。有成员提议用短视频、直播推广,吸引年轻人关注;还有成员建议把剪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交流中,都老师也指出传承发展面临的传承人才短缺、推广难度大等难题,助力团成员表示愿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宣传推广。

图为团队老师与代表聆听传承人见解(摄影/刘梦菲)

通过此次活动,助力团成员不仅深入了解李中亭剪纸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也为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后续,助力团将积极实践探索,让非遗在乡村大地绽放新光彩。

供稿:杨硕 撰文:吕怡冰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吕怡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吕怡冰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