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一场“点对点”创意对接会火热展开——发布三幅全新IP形象稿:沙河鸟笼化身“禾小竹”、沙河云吞变萌“禾小吞”、集背鸡公狮舞成“禾鸣狮”。整套形象由禾云镇文旅宣传部门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艺设计突击队“点对点”共创,首次把镇内三项特色代表装进同一个“故事宇宙”。
图为IP平面设计形象三视图
集背鸡公狮:禾鸣狮——400年狮舞的“青春版”
简介:明万历年间,蔡元政从阳山太平钱塘移居滨江新洲集背村后,给当地带来鸡公狮舞。集背鸡公狮舞鼓点有快中慢三个节奏,节奏分明,鼓点清晰,与醒狮气势磅礴的鼓点有较大差别,舞动时神态生动,形神具备,于2019年入选清远市清新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设计形象:狮仔“禾鸣”保留青鼻、白齿、黑角、红颈的经典配色,却用Q版比例重新捏脸,怒气、惊讶、撒娇三视图同步释出。“禾鸣”谐音“和鸣”,既点醒狮鸣,也寄托“人和家鸣”的乡土祝愿。
沙河云吞:禾小吞——一口云吞的“表情包”
简介:沙河云吞作为沙河的传统美食一直深受当地人喜爱,其坚持用最古老的办法制作,力求每一张云吞皮都能厚薄均匀。久而久之,因其鲜味可口、皮薄馅多,伴以陈皮的独特清新味觉,让人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
设计形象:圆滚滚的“禾小吞”腰挂陈皮香囊,头顶薄如蝉翼的“云吞皮小帽”。名字谐音“合小吞”,寓意“一口吞下好滋味”。
沙河鸟笼:禾小竹——“竹”里有乾坤
简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鸟笼制作风潮最盛行的时候,禾云镇田心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制作鸟笼。鸟笼制作是一项手工技术颇高的民间工艺,其价值不仅在于制作材料的讲究,还取决于手工的精湛程度,一只鸟笼价格从几十元到十几万元都有。沙河鸟笼作为清新区特有的文化名片,得到传承和发展,2016年,沙河鸟笼作为“最清远”的文化代表,走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设计形象:竹篾为骨,黄衣映日,暗纹笼影若隐若现;头顶红色云纹帽,远看像笼、近看是天。设计师把“禾云”二字拆进视觉,以“禾”点地、“竹”点材,让百年鸟笼的经纬在衣褶间继续生长。
目前,三套IP形象已完成初步平面设计,下一步将进入深化开发阶段,助力禾云镇文旅推广。
当竹篾遇见像素,当云吞拥抱表情包,当鸡公狮舞出元宇宙,非遗不再是展柜里的“标本”,而是可触可感的生活日常。这个夏天,青年把创意写进禾云的街巷和田野,让老手艺有了新面孔,也让乡村故事继续被更多人听见。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炜怡 陈巧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炜怡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