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7月13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艺设计突击队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活化与文旅融合”为主题,旨在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助力禾云镇文化品牌塑造与乡村振兴。
禾云镇位于粤北山区,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推进,禾云镇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当地仍面临文化品牌形象塑造不突出,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及新媒体传播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亟需通过创意设计赋能,提升整体形象与传播力。
为精准对接地方需求,创艺设计突击队抵达禾云镇后,迅速展开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先后走访了禾云镇美丽圩镇客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建公园等地,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非遗资源及发展现状。在与禾云镇党委书记及文旅宣传相关负责人的“点对点”面谈中,双方围绕“如何通过创意设计提升禾云文化影响力”展开讨论,最终确定以当地沙河鸟笼、集背鸡公狮、禾云特色云吞为设计原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IP形象,并为当地制作宣传短片,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文旅宣传剪辑经验,助力禾云文旅推广。
在实践过程中,创艺设计突击队分为IP设计组和文旅拍摄组,双线推进项目任务。IP设计组通过线上线下查阅资料、深入实地实时记录采风、与地方文旅工作人员反复沟通,完成了IP形象的初步设计与优化。设计过程中,团队注重将特色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确保形象既具文化深度和代表性又易于传播推广:例如“狮头较小,青鼻、白齿、黑角、红颈,但没有獠牙”、“舞狮队的特色旗帜”、“鸟笼IP的形象增添特色云纹”等细节元素优化。禾云镇文旅宣传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这些形象能够严谨考究,同时便于接纳与广泛传播,使其能够代表禾云的文化,也能成为让禾云文化“活起来”、“走出去”的桥梁。”
图为团队成员与禾云镇文旅相关负责人商讨IP初稿设计
另一边,文旅拍摄组则深入北社村、川龙民宿、东社大林村、沙河鸟笼手工艺文化主题展馆等地,拍摄自然风光、民俗技艺与村民生活场景,积累了大量影像素材。拍摄过程中,团队成员细致观察并记录了沙河鸟笼的制作流程,虽然未能与手艺人进行直接对话,但镜头语言记录下了这一传统技艺的精细与复杂。团队成员表示,希望通过影像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些禾云当地的珍贵非遗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深入沙河鸟笼制作工坊采风拍摄
在实践后期,团队完成了IP形象的最终设计,命名与衍生动作设定,并制作出适用于官方宣传视频的开场片段以及具有文化漂流特色的宣传短片。这些成果将提供给禾云镇政府灵活使用,助力其构建多元化、现代化的传播体系。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为禾云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文化推广方案,也为高校青年提供了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乡村的机会。创艺设计突击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村间民社,倾听一线声音,记录真实故事,努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成果。
图为创艺设计突击队在禾云镇文明实践所调研合影
未来,创艺设计突击队将继续与禾云镇保持联系,跟进项目落地情况,并探索更多合作可能,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炜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炜怡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