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与发展,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医”气风发调研团于1月15日踏上了前往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调研的征程。新泰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在中医药种植领域也独具特色。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深入了解新泰市的历史文化与丹参种植产业,感受家乡的发展,收获颇丰。

第一站 :新泰市历史博物馆

活动伊始,“医”气风发调研团的成员们怀着崇敬与探索之心,来到了承载着新泰市千年风雨的新泰市历史博物馆,这座大型历史艺术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着大量反应新泰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是了解当地历史的重要窗口。

图为同学们参观新泰市历史博物馆。刘梦圆 供图

甫一进馆,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从从远古时期的石器工具,到各个朝代的精美瓷器,从红色基因到非遗产品,每一件展品都深深的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了一场亲密对话。

在这里,他们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史料记载,从中理出新泰市的发展脉络,深刻感悟家乡的历史变迁与蓬勃发展,通过本次参观,他们期望自己能够以史为鉴,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第二站:龙延上豹峪村丹参种植基地

新泰市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之城,其在中医药种植领域也独具特色,新泰市龙延镇更是被称为“丹参之乡”,而镇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位于上豹峪村的丹参种植基地。于是,活动的第二站,同学们来到了上豹峪村,在村委书记的带领下,了解龙延镇靠丹参种植致富的过程,探访了丹参种植加工基地。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中医药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对丹参这一常用中药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图为同学们听村委书记介绍丹参加工基地。唐冰楠 供图

在村委书记的介绍中,同学们对于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真真切切的体悟到了中医药给当地带来的发展效益,这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医药不仅是传承千年的瑰宝,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它带动了就业,让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它改善了民生,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节节攀升,村庄的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这次的所见所闻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的人。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关注到乡村发展,投身到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第三站:龙延礼圣博物馆

在上豹峪村中,不仅有造福村民的丹参种植基地,还有一座记载着龙延镇历史的博物馆——龙延礼圣博物馆。同样,在村委书记的带领下,“医”气风发调研团的同学们迈进了这座庄严而肃穆的博物馆,在对一件件精美展品的参观中,同学们体悟着龙延镇的历史变迁,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通过参观这座博物馆,他们对于龙延镇会有更加真切的认识。

图为同学们参观完龙延礼圣博物馆后与村委书记合影。张子诺 供图

第四站:掌平洼村蟠龙古井

在新泰市龙延镇的北部山区,还盘踞着一条威武的蟠龙,守卫一方平安,他就位于掌平洼村的蟠龙古井上。这座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井,不仅是一处独特的旅游景点,更是承载着当地村民艰苦奋斗历史的精神象征。“医”气风发调研团的第四站正是这里。

图为同学们在蟠龙古井前的合影。张子诺 供图

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掌平洼村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为了彻底解决用水难题,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韩慎元挑头,召集村民们一起商量打井事宜,1966 年初,蟠龙古井工程正式动工。在这次参观中,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前辈们的凿井的步伐,用心参观每一处,体悟那藏在古井中的、对于家乡美好生活的期盼。他们将学习前辈的精神,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光荏苒,几天的调研已然结束,但留在同学们心中的那些记忆,那些体悟,将会伴随他们一生,融入到他们的奋斗中。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这些年轻学子的努力下,新泰市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齐鲁大地也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通讯员:房静怡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房静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房静怡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13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