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草莓作为一种高经济效益的水果,逐渐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的新兴种植项目。草莓不仅能提供高产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然而,草莓种植面临着技术、市场、劳动力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进行农村草莓种植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种植现状、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对策,对于提升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了解农村草莓种植现状,分析农村草莓种植中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黄岭镇草莓种植调查团来到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黄岭镇与草莓种植出售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旨在通过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研学之旅。

在当天下午,调查团成员来到黄岭镇幸福草莓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草莓的种植技术、管理模式、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情况。当地草莓种植承包人向调查团成员介绍在他们大棚内,种植的草莓品种主要以“甜查理”、“红颜”、“章姬”等为主,这些品种具有较好的市场口感和较高的产量。在调查的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户选择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种植面积多为1至5亩,大型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可达到50亩以上。大棚种植能够更好地控制温湿度,延长草莓的采摘季节。

调查团成员随后又了解到草莓种植的技术问题、虫害防治问题、市场与销售以及市场需求与价格波动问题。

在技术上,大型种植合作社通常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而小规模种植户则多依赖传统经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病虫害防治上,由于草莓对病虫害的敏感性较强,农民普遍面临病虫害防治的困扰。很多农户使用农药,但缺乏科学的使用方法,导致药物残留和草莓品质下降。

市场与销售上,草莓的销售渠道主要为当地市场和批发商,但部分农民也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电商销售逐渐成为新兴渠道,尤其在节假日和草莓产量较高的季节,线上销售表现出色。

市场需求与价格波动上,草莓在市场上的需求较大,但价格波动较大,农民在价格较低时容易面临亏损。在草莓集中上市的季节,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较为明显。

为更好宣传出售草莓,承包人与当地政府联系合作举办草莓艺术节

在与当地草莓大棚种植负责人的交谈中,调查团成员也交接到草莓种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技术缺乏与管理不规范:一些农户对草莓种植的技术缺乏深入了解,尤其是在土壤管理、精准施肥、灌溉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草莓产量低、品质差。其次,病虫害防治不力: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够科学,农药使用过多或不当,影响了草莓的质量与安全性。再者,劳动力不足:草莓的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手工采摘时,由于劳动力短缺,许多农民面临用工难题。最后,市场价格不稳定:草莓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特别是在集中上市的季节,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农民的收入难以保障。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团成员深入了解了农村草莓种植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困难。农村草莓种植虽然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提高技术水平:农民对草莓的种植技术掌握程度不一,尤其是小规模种植户。因此,开展草莓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尤为重要,提升农民的种植水平,减少技术失误。

加强病虫害防治:草莓的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应该推广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升草莓的品质和安全性。

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建立合作社、发展电商平台等方式,可以有效拓宽草莓的销售渠道,减少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提升品牌效应:草莓种植要加强品牌建设,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市场的竞争力,保障农民的收入。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政府和农业部门应组织草莓种植技术培训班,特别是针对小规模农户,帮助他们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减少技术上的误区。

推广病虫害科学防治:通过引进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设备,减少农药使用,采用绿色防治措施,提升草莓的市场竞争力。

构建合作社模式: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统一管理、技术和销售,降低成本,提升草莓的市场影响力。

拓展电商渠道:支持农民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特别是在节假日等草莓销售高峰期,线上销售可以帮助农民获得更好的利润。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团成员深刻认识到草莓种植在农村地区的巨大潜力和挑战。只有通过技术提升、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草莓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叶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叶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学子频道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