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祝诗雨)7月19日至7月25日,西南医科大学“医路助残,残阳普照”暑期实践队走进泸州市龙祥社区,用真诚服务与专业行动,为残疾人朋友送去温暖,搭建起残健共融的温情桥梁。

初叩心扉:信任生根,微笑定格

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建立信任成为了实践队的首要任务。在李玲老师的指导下,志愿者们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与70余户残疾人家庭展开了“云交流”关爱服务。电话那头,一位残疾老人带着几分哽咽:“谢谢你们的关心,我真的很感动。欢迎你们来我的家里走访,明天我在家里等你们。”这句话,让志愿者们动容不已。他们耐心倾听每个家庭的困难,用真诚的话语替代了冰冷的问卷,为后续的服务筑牢了信任的基石。

随着信任的逐渐建立,入户服务悄然展开。队员们发现,许多残疾人家庭没有一张正式的全家福或个人照。于是,他们架起相机,记录下了一个个温馨而灿烂的笑容。“来,看镜头,笑一笑!”随着快门声响起,那一刻的幸福被永远定格。残疾人李奶奶摸着刚打印出来的照片,眼里闪烁着泪光:“这张照片,我会一直珍藏着。”

图为实践队志愿者为残疾老人拍摄的全家福 陈书轩供图

精神灯塔:轮椅上的领路人与高校间的暖流

拜访完泸州市圆梦关爱协会会长陈西达后,志愿者们被深深地震撼。这位坐在轮椅上的“领路人”,用自己受伤致残后的心路历程,激励着每一位志愿者。“人生难免沟坎,关键是要在心里给自己建个精神家园。”其豁达态度与处世智慧深深感染了志愿者们。“陈会长的分享让我明白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希望。”志愿者刘孟悦在听完分享后,感慨地说。

与西南石油大学助残队伍的交流分享会上,两校志愿者纷纷讲述了自己的助残故事。“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句话在两校志愿者之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位西南石油大学的志愿者动情地说。这场分享会,不仅加深了校际间的友谊,更让公益的暖流在高校间悄然传递。

图为泸州市圆梦关爱协会会长陈西达向志愿者们分享助残经验 陈书轩供图

乐动心声:健康相伴,爱意相传

在“欢乐同行”游园会上,龙祥社区残疾人之家充满了欢声笑语。“你划我猜”、“乒乓跃迁”、“玻璃速运”等游戏,既有趣味性又兼顾了参与度。一位坐轮椅的大叔鼓起腮帮奋力吹乒乓球的模样,逗得全场哈哈大笑。“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这么开心地玩游戏。”大叔擦着汗,笑得像个孩子。

医学生的专业关怀在随后的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彰显。志愿者们带领大家舞动“手指八段锦”,随后又聚焦高血压、糖尿病等话题,用实例与平实的语言进行科普。“原来饮食和运动对控制血压这么重要,我以后一定要注意。”残疾人王阿姨在听完讲解后,认真地记下了笔记。志愿者还手把手指导老人操作血压计,确保他们能够独立进行自我监测。

在最后的助残呼吁活动中,实践队联合了泸州枫叶佳德学校少年先锋班的学生和西南石油大学的志愿者。走访照片、手绘肖像、扭扭棒花束无声讲述着七日的助残故事;手语体验、香囊缝制、祝福书写则引来了居民的频频互动。“这些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残疾人的生活,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感慨地说。

图为残疾人参与“欢乐同行”游园会活动 陈书轩供图

七日的时光匆匆而过,但医大学子们的足迹却深深烙印在了龙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助残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志愿者胡杰在活动结束后说,“我们埋下的这颗初心的种子,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而龙祥社区的居民们也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下去,让温暖与爱永远传递下去。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书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书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