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傅中晨、查玉萍、刘森翔)在直播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大学生主播群体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青春力量。他们如何在流量逻辑与价值坚守间寻求平衡?又如何为清朗网络空间建设注入正能量?这个夏天,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播青春”社会实践队深入安徽省芜湖、马鞍山、亳州三地,通过沉浸式观察、深度对话与广泛调研,解码大学生主播的成长密码,探寻直播新业态健康发展的青春路径,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国家网络空间治理的责任担当。

镜头内外:流量与价值的博弈

实践队员们化身“观察员”,通过3天时间,12场直播的沉浸式体验,近距离记录主播的镜头表现、互动模式与内容选择。“直观了解运作机制的同时,更感受到他们在流量竞争与内容合规之间的真实困境。”队员刘森翔在调研笔记中写道。实践队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发展中的潜在隐忧:部分直播内容在追求“眼球效应”时,价值导向模糊、诱导消费显现,甚至偶有低俗化风险。这份一线记录,成为剖析直播业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实证。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学生主播直播间进行沉浸式观察体验 史易辉 供图

围炉夜话:算法时代的价值追寻

“想通过直播分享专业知识,可总被平台提示‘互动不够’。”在亳州的一间直播工作室里,几位大学生主播围着实践队员打开了话匣子。从“怎么平衡上课和直播时间”到“算法推荐总带偏内容方向”,从“担心父母觉得‘不务正业’”到“想为家乡做点事”,话题越聊越深。一位学电子商务的主播说,自己最难忘的是帮乡亲们卖滞销葡萄的那场直播——虽然观看量不高,但当果农握着他的手说“多亏了你”时,突然懂了直播的意义。他们的焦虑源于流量,但思考的核心始终是价值。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这正是大学生主播群体区别于其他主播的独特标识——在技术洪流中葆有对意义与责任的追问。

图为实践队员深度访谈大学生主播 史易辉供图

民生所向:公众期待的青春直播

“您最想在大学生直播间看到什么?”430余份问卷勾勒出公众期待:赞赏其专业素养与创造力,担忧学业荒废与价值迷失,更呼吁平台推送更具知识性、正能量的内容。一位晨练老人的话朴素而深刻:“年轻人搞直播可以,但不能忘了自己是学生。” 调研发现,当直播间出现课本、实验设备等元素时,公众的信任度与认可度显著提升。这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社会期待大学生主播成为知识传播者、价值引领者,而非单纯的流量追逐者。  

图为实践队员在街头向市民发放并讲解调查问卷 李嘉昊 供图

图为安徽工业大学实践团队合影 李嘉昊供图

知行合一:守护清朗的青春行动

“直播是年轻人表达态度的方式。”实践队员将思考转化为行动:梳理问题清单,提炼针对性建议——鼓励主播“每次直播至少融入一个专业知识点”;呼吁平台“增加对知识科普、公益实践等优质内容的权重”。

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清朗网络空间的构建,蕴藏在青年主播每一次对内容与流量的抉择中。他们将持续推动成果转化,为青年健康成长、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森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森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