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贺文翀 张湘 吴俊锋)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6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匠心之光”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走进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研学活动,近距离感受大国工程的科技魅力与人文关怀。
队员们在观看引江补汉工程介绍(长江大学吴俊锋 供图)
活动伊始,公司负责人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通过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讲解,为队员们揭开了引江补汉工程的神秘面纱。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引江补汉工程承担着从长江向汉江补水的重任,其创新性地采用深埋长隧洞输水方案,不仅对施工技术要求极高,更在工程设计上彰显了“科学调水、生态优先”的理念。随后,负责人重点介绍了“江汉领航号”——这台堪称“地下巨龙”的超大直径盾构机,从其刀盘的精密构造到驱动系统的高效运转,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设计到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应用,每一个细节都让机械专业的队员们眼前一亮。
“江汉领航号”模型(长江大学张湘 供图)
在理论学习后,实践队走进安全体验馆,开启了沉浸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跟随专业人员的步伐,实践队依次体验了劳保用品防护安全教学和安全用电实操教学,实践队队员切身感受了电击的威力,更明白了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
实践队队员静电体验(长江大学贺文翀 供图)
在仿真模拟隧道内,讲解员带领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人员培训体系。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展示,队员们得知,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始终将人员安全和技能提升放在首位,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培训机制,从理论学习到实操演练,从基础技能到应急处理,全方位培养专业人才。这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大国重器的背后,不仅是科技实力的支撑,更是无数建设者严谨态度和人文关怀的凝聚。
讲解员介绍安全体系(长江大学吴俊锋 供图)
活动最后,公司负责人结合自身在中国三峡的工作经历,为队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职业分享会。他从初入职场的迷茫与成长讲起,分享了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的难忘瞬间,以及在攻克技术难题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他鼓励队员们在校期间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勇担使命,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负责人分享职业经历(长江大学张湘 供图)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专业实践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机械工程学院“匠心之光”实践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基层、走进企业,在社会实践中感悟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让“匠心之光”照亮成长之路,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贺文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贺文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