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张春梅 余波 曹俺圈 杨邹宇浩)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教育帮扶实践,7月14日至16日,四川轻化工大学"向未来"社会实践团赴宜宾市翠屏区秀才村,围绕"文化传承、科技启蒙、文明实践"三大主题,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教育活动,为乡村儿童打造沉浸式成长课堂,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图为志愿者们在秀才村村民委员会的合照
歌声悠扬传温情,非遗剪纸润童心
7月14日,实践团队创新"音乐+非遗"教学模式,通过《花开忘忧》《Do Re Mi》等歌曲教学激发儿童艺术潜能,同步开展剪纸文化课堂。音乐课堂中,队员张春梅通过逐句教唱、分声部排练,引导20余名儿童完成从“零起点”到完整合唱的跨越,让歌声搭起沟通的桥梁。
图为小朋友们在学习《花开忘忧》歌曲
随后进入剪纸文化课堂,队员们为孩子们介绍剪纸文化,讲解剪纸的历史、技巧和独特魅力,示范“折、画、剪、展”四步技法。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实际操作环节,在志愿者“一对一”安全守护下,最终呈现出一幅幅稚嫩却充满创意的剪纸作品。一把剪刀、一张彩纸,让非遗“活”进童心。
图为志愿者在协助小朋友剪
图为志愿团队和小朋友们与其剪纸的合照
科技实践启智慧,水火箭放飞梦想
活动中,队员们首先用生活化比喻讲解气压、反作用力等原理,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水火箭的科学基础。随后,孩子们在指导下动手制作个性化水火箭。他们专注地组装零件、调整水量,并精心设计专属火箭代号,每一步都充满探索的热情。发射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随着倒计时结束,一枚枚水火箭腾空而起,现场欢呼不断。许多小朋友兴奋地表示:“我要把自己做的水火箭带回家!”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技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兴国的种子,有效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图为水火箭的发射现场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水火箭
知识宣讲润童心,文明风尚共践行
7月16日,志愿服务队围绕校园欺凌、说好普通话以及垃圾分类等知识开展了宣讲活动。在校园欺凌知识讲解环节,小朋友们积极举手,踊跃回答自己认知中的校园霸凌现象,队员们耐心倾听并给予正确引导,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接着,在说好普通话的活动中,孩子们跟着小老师练习四字歌、学习绕口令,努力纠正发音,感受着普通话的魅力与规范用语的重要性。
图为小朋友们在学习如何说绕口令
最后,在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亲手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卡片放入对应的垃圾桶模型中,通过实践增强了环保意识。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垃圾分类的知识
实践赋能促成长,乡村振兴谱新篇
三天时光虽短,意义却深。沉甸甸的行李箱里,装满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活动纪实和队员心得,见证着这次三下乡的丰硕成果。无论是合唱时的欢歌笑语,剪纸时的专注认真,还是水火箭腾空时的雀跃欢呼,知识互动时的踊跃参与,都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出绚丽光彩。
"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志愿服务队队长表示,团队将持续关注秀才村孩子们的成长,开展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趣味的活动。那些播撒在孩子们心田的知识种子,必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场夏日之约,将在队员们的持续耕耘中,续写出更加动人的教育新篇。
撰文|张春梅
图片|陈爽雯
审核|舒芳兰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曹俺全、余波、杨邹宇浩、张春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俺全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