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罗雲川、姚智勇、胡琮健),七月的泸州,持续39℃的高温炙烤大地,热浪令人昏沉。然而,合江县雨台山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教室里却始终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求知的热情。2025年7月14日,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笃行赤水,化荔成丹”青少年志愿服务教育关爱团的10名成员,在指导老师刘倩的带领下,不畏酷暑,走进雨台山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这里的留守儿童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科普实践活动,用爱心与知识驱散暑热。
活动伊始,面对陌生的哥哥姐姐们,孩子们显得有些拘谨。但这份安静很快被打破——一个小男孩鼓起勇气向志愿者提问:“哥哥,这台机器是什么呀?”这声询问成了破冰的契机。志愿者们耐心细致的解答,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孩子们眼中最初的迷茫逐渐被好奇与期待的光芒取代,课堂氛围也随之活跃起来。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讲解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其中3D打印技术科普成为最大亮点。团队成员运用专业背景知识,通过生动的讲解、模型展示和简易操作演示,向孩子们揭开了这项“神奇制造术”的面纱。孩子们亲眼目睹了电脑中的设计图如何一层层“生长”为立体的实物,从玩具模型到实用小物件,无不引发阵阵惊叹。这堂前沿科技启蒙课,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想象力。
机器人展示环节成为最受欢迎的亮点之一。团队围绕“走近机器人”主题进行了分阶段展示。姚智勇同学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包括感知系统、控制系统与执行机构,结合现实案例讲解了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帮助小朋友们初步建立了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随后,团队成员姚智勇邀请小朋友们围聚一圈,进行变胞机器人展示。该机器人具备多种仿生运动功能,能模仿小狗行走、竹节虫爬行,并能完成打招呼、播放歌曲《沙漠骆驼》及配合跳《海草舞》等互动动作。小朋友们在观察和互动中展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参与提问和体验。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讲解机器人
本次展示不仅丰富了暑托班的课程内容,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契机。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演示形式,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拓展了对科技的认知,增强了动手与探索的意识,为今后可能的发展兴趣与方向埋下了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合影
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在炎炎夏日为留守儿童们送去清凉的知识甘泉,用前沿科技的火种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求知灯塔,为他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难忘的科技色彩。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罗雲川 姚智勇 胡琮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智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