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 2025年7月16日,武汉大学“重走大医之路”社会实践队赴青海省探访了青海瑞湖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并与唐小红校友进行了深入交流,旨在探寻其将珞珈学术精神融入西部发展的实践路径。在公司会议室,双方围绕创业经历、科研转化等话题展开讨论。

走进青海瑞湖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满墙的荣誉证书无声诉说着企业的发展足迹。这家扎根青海的企业,在董事长、武汉大学优秀校友唐小红的带领下,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生物资源禀赋,十五年来致力于将学术理想转化为健康产业实践,已成为当地健康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唐小红本人也凭借突出的科研转化能力和企业贡献,成为青海省引进人才的标杆,先后荣获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青海省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唐小红深情回忆起创业起点:“我的创业之路,离不开母校的栽培与恩师的指引。”毕业之际,面对高薪职位,在导师建议下,她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与青海生物资源,毅然将目光投向西部健康产业。创业过程中,导师的持续支持与她的反哺之心,生动诠释了“学脉相承,情义互济”的珞珈品格。

图为武汉大学 “重走大医之路” 社会实践队成员与青海瑞湖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小红在公司交流。蔡明宇供图

在唐小红的办公室内,一块由全国妇联颁发的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牌匾格外醒目。据了解,当年青海省仅有两家单位获此殊荣,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唐小红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企业扎根西部、服务女性创业、推动健康事业发展的权威肯定。作为青海省引进人才,唐小红带领企业凭借科研转化能力和突出贡献脱颖而出,其主导的 “田间 - 车间 - 舌尖” 全程可控高原健康产品体系,已成为当地健康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图为青海瑞湖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获得的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等荣誉牌匾。蔡明宇供图

“瑞湖” 二字承载着企业的创业初心。唐小红介绍,“瑞” 寓意祥瑞安康,“湖” 则融合了青海湖的广阔、武汉东湖的学脉与江西故土的乡情,更彰显 “思源致远” 的科研态度。依托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实验室的技术支撑,唐小红带领企业在高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不断突破,菊粉产品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菊粉生产车间内,排列整齐的金属设备在灯光下泛着洁净的光泽,虽因检修未运转,但在唐小红的细致讲解中,青藏高原的洋姜、菊芋块根转化为菊粉的过程清晰呈现。在巨大的提取罐前,唐小红介绍:“为保留菊芋天然精华并降低杂菌污染,我们采用高温热水逆流提取工艺。” 她指向连接复杂管道的树胶过滤系统解释,提取液需经层层过滤去除杂质,才能留下高纯度的菊粉溶液,这份对 “纯净” 的执着贯穿生产全程。

图为唐小红带领实践队参观菊粉生产车间。蔡明宇供图

在干燥区域,真空低温干燥装置引人注目。“低温真空环境能让水分离开,最大程度保留提取物活性,最接近它原本的样子。” 唐小红的话语中,体现着对天然成分的尊重与对工艺的严谨把控。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的技术创新,都让高原特色农产品的价值得到提升。

图为唐小红向实践队介绍生产设备及工艺。蔡明宇供图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十五年间,唐小红以“弘毅”之志打破地域局限,用技术创新赋能西部健康产业。她的经历不仅是个人奋斗史,更是高校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在西部沃土实现价值的生动写照。其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求同频共振的担当,展现了武大学子“求真务实、服务国家”精神在新时代的践行。如今,越来越多像唐小红一样的武大学子选择扎根西部,将青春和智慧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未来,实践队员们也将循着前辈的足迹,心怀‘济世心’,勇踏‘大医路’,在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马涛 王昊博)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昊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昊博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