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基层儿童健康素养,促进医学知识普及,2025年7月,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心筑梦"志愿服务队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展"医路微光"健康科普系列活动。医学本科生志愿者们走进县图书馆及多个社区爱心托管班,针对儿童认知特点,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通过互动教学、情景模拟等生动形式,为当地小朋友带来别开生面的健康教育课程。
趣味拼图学结构,人体奥秘巧解读
▲图为主讲人介绍解剖学知识
7月21日,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图书馆 2025 年暑假爱心托管班,实践队以 “人体结构的奥秘” 为主题开展科普。主讲人柯友韬和队员们依托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结合彩色解剖图谱与器官模型,系统讲解了人体组织器官的组成与功能。活动中,主讲人以趣味问答形式开启课程,"人有多少块骨头?"、"近视是怎么造成的?"等问题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模型演示和互动体验,小朋友们逐步认识到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精妙构造和协同工作机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基础医学知识。
▲图为小朋友们拼图结果展示
为巩固学习成果,实践队特别设计了"人体结构大拼图"互动环节。小朋友们分组协作,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完成拼图任务。通过动手操作和团队讨论,孩子们对人体的器官形态和空间位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的身体认知框架,增强了健康意识。参与活动的小朋友纷纷表示,这样生动有趣的医学知识课堂让他们收获颇丰。
情景剧演绎免疫,过敏防治入童心
▲图为与小朋友的互动环节
7月22日下午,实践队在完成五峰县人民医院跟诊学习后,将青春活力带进了五峰县桥河社区。主讲人周易于首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讲解了过敏原理、常见过敏原及症状,重点传授了预防贴士和应急处理要点。随后,实践队创新采用情景剧形式,将抽象知识具象化:队员们化身“免疫细胞卫士”与“过敏原坏蛋”,在模拟的“人体王国”中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攻防大战”。剧中,“免疫细胞卫士”如何识别、对抗“过敏原坏蛋”入侵的过程被生动再现,形象展示了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这种寓教于乐的演绎深深吸引了小观众。孩子们聚精会神,随着剧情发展时而紧张、时而欢呼,在轻松互动中理解了复杂的免疫应答原理。实践队通过情景剧这一创新载体,成功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科普效果显著。
▲图为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
科学膳食护成长,体重管理有妙方
7月23日,为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号召,主讲人徐熙男带领实践队走进仁和坪镇团委暑假爱心托管班,针对儿童存在的肥胖问题开展 “体重管理年——科学管理体重,膳食守护成长” 主题科普。
▲图为实践队员来到仁和坪镇2025年暑假爱心托管班
课程创新设置"食物超市"互动环节:孩子们挑选喜爱的食物卡片后,队员通过可视化"热量分数"标签,揭示零食饮料背后的健康密码。当看到碳酸饮料卡片标注的"30分热量值"相当于跳绳半小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
活动现场,徐同学借助BMI指数计算器和膳食宝塔模型,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详解营养配比黄金法则。"蔬菜水果是成长加速器,优质蛋白是身体建筑师"——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牢牢记住了均衡饮食要诀。针对暑期场景,团队还定制了"每日运动菜单",跳绳、游泳等趣味运动被设计成"能量消耗闯关游戏",让"吃动平衡"理念深入人心。
课程尾声,孩子们举着写满健康箴言的武大明信片争相索要寄语。"这张明信片是健康约定的见证,"队员轻抚着孩子手中的卡片说,"愿它提醒你们:管理体重不是减法,而是给成长做最美的加法。"此刻,科学的种子已在欢声笑语中悄然萌芽。
▲图为小朋友们挑选健康卡片
▲图为小朋友展示精美的明信片
此次"医路微光"系列科普活动,是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学子践行医者初心的温暖注脚。队员们以专业为舟,以仁心作桨,将艰深的医学知识化作流淌在童言稚语中的健康溪流。当孩子们举着明信片喊出"我要当健康小卫士"时,那些播撒在五峰青山间的科学火种,正悄然照亮基层健康教育的未来图景。
微光成炬,医路同行。这些穿梭在社区与村镇的白色身影,用专业知识在童心中筑起健康长城,更用青春温度书写着新时代医学生的担当——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仁心注入百姓生活里。
撰稿:张熊媛、柯友韬、徐熙男
图片: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心筑梦"志愿服务队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希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