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焰山’到‘花果山’,长汀经验是生态治理的教科书。” 近日,“沐光” 实践队在福建长汀县开展 “绿色行动赋能:碧水汀江守护绿水青山” 主题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保护理念,为当地生态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长汀县作为 “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典范”,其生态蜕变史堪称传奇。实践队首站来到长汀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水草丰美、鸟类云集,是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队员们携带专业设备,细致观测湿地内的动植物种类与生长状态,记录生态数据。随后,他们沿着汀江开展巡河护河行动,手持检测仪器对江水进行采样分析,仔细查看水质状况。同时,队员们向沿岸群众分发生态保护宣传单,耐心讲解汀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号召大家共同参与到守护家园绿水青山的行动中来。
在项公亭前,当地干部为实践队讲述了那段 “荒山披绿” 的动人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长汀水土流失严重,“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在项南书记 “治山先治穷” 理念的指引下,长汀人一代接着一代干,用 40 年的不懈努力,让昔日的赤岭荒山蜕变成如今的绿水青山,更成为了带动百姓增收的 “金山银山”。队员们驻足聆听,被这份坚韧不拔的治山精神深深打动。
走进千亩板栗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板栗树迎风摇曳。这里是长汀 “生态 + 产业” 模式的生动实践,既保持了水土,又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稳定收入。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向果农请教果树养护知识,亲手参与修剪枝叶、除草施肥等农活,真切感受生态产业带来的效益。
▲图为果农在为实践队讲解果树养护知识
在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队员们通过 AR 技术沉浸式体验了长汀的生态蜕变历程。从荒山秃岭到满目苍翠,从水土流失到生态和谐,一幕幕生动的画面让大家直观了解了长汀生态治理的艰辛与辉煌。市场营销专业的队员更是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当地板栗、生态茶等特色农产品,设计了一套包含线上推广、品牌包装的营销方案,助力生态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此次 “沐光” 实践队的绿色行动,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大家纷纷表示,将把长汀的生态治理经验带回校园,用专业所长为更多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贡献智慧,让绿水青山持续焕发活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章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章梦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