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8日,安庆师范大学“青·行知”长江新梦实践团深入安庆沿江村镇,聚焦退捕渔民转产安置与长江生态修复成效,在行走中感知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及“十年禁渔”政策落地的温度,记录长江畔的“新生计”故事。
袁江村:倾听“上岸”心声,直面转产困境
在袁江村,实践团深入退捕渔民家中开展访谈,围绕“上岸”后的生计转型和政策落地情况,详细记录渔民转产路径、政策感知及面临的现实困难。一位老渔民坦言:“以前靠水吃水,船就是家;现在政策帮我们‘上岸’,可新饭碗端稳也不容易。”此行中,队员周安红深有感触:“实践出真知,如果不是实地调研采访,我们可能无法真正了解到渔民们禁捕之后做的什么工作,也无法得知政府是否真正做了实事。”
图为实践团在开展访谈。周亦豪 供图
科普课堂进渔村:守护江中“微笑”
实践团在袁江村、海口镇村设立科普宣讲点,重点向村民讲解长江珍稀物种:江豚、刀鲚的生态价值及生存危机。成员们将专业政策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并辅以图文手册进行说明。村民倪爷爷在参与后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能自己享福,也要给后人留,我们要为子孙后代保护好长江。”
图为实践团在开展科普讲座。刘国涛 供图
江豚保护区:亲历生态修复一线
实践团最后一站抵达安庆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为团队详细介绍了转产渔民参与的禁捕执法与生态修复具体实践,解答了队员前期调研中积累的疑问。体型健硕的江豚在西江逐浪嬉戏的画面成为此次长江新梦活动最珍贵的生态答卷。
图为实践团考察江豚保护区。吴丽 供图
在为期七天的深入调研中,青年学子通过收集政策落地与渔民转型的一手资料,深化了对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撰稿:张鹏 李欣然 图片:刘国涛 吴丽 周亦豪 陶子聪 周安红 张飞杨)
图为长江新梦实践团合照。 陶子聪 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鹏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