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推动青少年全面成长,2025年7月1日至7月11日,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砹锌”志愿服务队入驻安庆市迎江区龙狮桥乡长青社区,面向社区儿童、双职工子女及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子女开展“化韵长青,智惠邻里”主题暑期公益班。团队将化学专业特色与社区需求深度融合,从作业辅导的耐心陪伴,到建党主题的手工创作,从心理健康与安全知识的科普讲座,再到趣味化学实验的奇妙探索,团队成员利用专业与热情,为社区孩子们打造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夏日时光。

巧手制红心,童心永向党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正值建党104周年之际,为了将“爱党、敬党”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中,团队以建党节为切入点,将红色教育融入趣味实践,组织开展了 “童心向党”手工粘土创作活动。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利用五颜六色的粘土捏制出党旗、党徽、五角星等象征元素,将“党”转化为可触摸的形象,在创作中感受红色文化。“我做的党徽要送给爸爸妈妈,告诉他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一位小朋友举着自己的作品高兴地说道。小巧的粘土作品让使“童心向党”不再只是一个口号,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们对党最纯真的献礼。

▲图为小朋友及作品合影。谢恩希 供图

趣味化学,科学种子播心间

当VC遇上碘伏会有怎样的“魔法”呢?“小朋友们看,纸上是不是显出图案啦?这就是VC溶液和碘伏的奇妙反应哦。”团队成员忽子涵向小朋友们介绍VC还原实验。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专注地将VC粉末溶于水,用棉签蘸取溶液在纸上画秘密图案,晾干后喷上碘伏。很快,隐藏的图案清晰显现。看到空白纸上突然冒出星星、月亮等图案,孩子们欢呼雀跃,真切感受到了化学世界的奇妙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张馨予 供图

身心同护,知识护航成长路

针对暑期安全隐患,团队成员成张文凯带来了“暑期安全小卫士”主题宣讲。他结合“防溺水、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六大模块,用“水草像怪兽的长头发”“红绿灯爷爷的悄悄话”等童趣比喻,教孩子们识别危险水域、正确应对火灾浓烟、遵守交通规则。现场的倪诺小朋友积极互动,主动分享“不野泳、不玩打火机”的安全口诀,成为课堂上的“安全小标兵”。

▲图为小朋友积极回答如何正确游泳的问题。宋婉婷 供图

十年志愿路,“童”行向未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志愿者是做什么的吗?”带着这个问题,“砹锌”志愿服务队志愿精神分享会在社区活动室中拉开序幕。团队成员利用孩子们能听的懂的语言和有趣的方式讲述过往十年的志愿故事,让“奉献”的种子在他们心里悄悄发芽。团队成员利用“志愿承诺卡”让小朋友们描绘出“我能做的小事”,有的写了“帮妈妈倒垃圾”,还有的写了“同学摔倒我要扶她”“关心流浪动物”……这场分享会,让“奉献、关爱”这些词语,变成了孩子们能触摸、能参与的小事。

▲图为小朋友认真书写自己的志愿承诺卡。沈茜 供图

十年来,志愿队的脚步从校园延伸至社会,一步步成长为辐射全城的公益力量,形成“校园服务+社会公益”的双轨模式。从2015年4月以“砹锌”谐音“爱心”为初心组建,到如今成为扎根校园与社区的公益力量,这支由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生组成的志愿队伍,始终以“志愿始于心,服务践于行”为信念,在十年间不断书写着“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公益故事。

“十年前,学长学姐们带着一份初心出发;十年后,我们仍在公益的路上步履不停。这次‘化韵长青,智惠邻里’三下乡社会实践,正是我们延续这份初心、服务社会的生动例子——红色手工播撒爱党种子,趣味实验点亮科学好奇,安全课堂筑牢成长防线……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在孩子们心里播种下下一个十年的种子——让他们从‘被温暖的对象’变成‘温暖的传递者’。未来,我们将继续结合专业优势,把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服务带给各地。”“砹锌”志愿服务队队长李慧作为此次活动负责人感慨道。“砹锌”志愿服务队的十年,是一群人用热爱与坚持书写的成长史。而这份“向下扎根”的务实与“向上成长”的追求,终将在更多个十年里,绽放出更温暖的光芒。(通讯员:宋婉婷 李慧)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慧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9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