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踏访虞南大地,探寻振兴新道”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抵达上虞区盖北葡萄栽培科创研发基地,展开深度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探寻科技赋能下传统葡萄产业的振兴密码。

实践团队首先深入基地的智能化连栋大棚进行实地考察。 成员们仔细观察棚内葡萄藤蔓的生长状态,重点关注支撑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设施。他们详细查看了遍布田间的精密滴灌管网布局,了解其节水和精准供水的工作原理;同时关注了部署在棚内的各类环境传感器,认识到这些设备对实时采集温湿度等关键环境数据的作用。团队成员还近距离观察了葡萄藤蔓的标准化种植架式和生长状态,理解统一标准对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盖北葡萄栽培科创研发基地的智能化连栋大棚内调研

随后,团队在上虞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系统梳理了盖北葡萄产业的发展脉络。 通过详实的图文史料和数据展示,成员们梳理了盖北作为上虞葡萄产业重要起源地的历史渊源,了解了产业从早期传统种植向引进、培育百余个国内外名优品种(如阳光玫瑰、甬优一号、夏黑等)的转型过程,明确了品种优化在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价值。团队成员还结合资料和后续的实地观察,认识到基地万亩连片种植的宏大规模,并注意到配套的宽阔道路、高效运转的冷链物流中心等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撑。

图为团队成员们通过图文史料了解盖北葡萄产业发展历程

在科创研发基地的核心区域,团队聚焦前沿科技在生产链中的深度应用。 在物联网监控平台前,成员们亲眼观察了葡萄园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实时数据流,理解这些数据如何为葡萄精准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风险预警。他们参观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运行,观察系统如何根据不同葡萄品种及生长阶段的需求,实现水分和养分的精准、自动化供给。团队成员向科研人员深入了解了新品种引进、选育的具体流程与方法,学习了如何通过精准调控、绿色防控等科技手段提升葡萄的糖度、色泽、口感、耐储性等综合品质。此外,他们还观察了科研人员对葡萄样本进行品质检测与数据分析的过程,了解数据如何反馈并指导实际的种植优化。

图为科创基地科研人员展示葡萄产业链,进行葡萄品质数据分析

为了直观感受科技赋能的成果,团队成员进行了实地体验。 在科研人员指导下,成员们现场采摘并品尝了基地培育的代表性葡萄品种,如夏黑和阳光玫瑰,亲身体验其品质特点。团队还与基地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座谈,重点了解基地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具体合作项目,包括品种联合改良、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如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实际推广成效。

图为实践团队行走于葡萄种植大棚间,近距离观察标准化葡萄藤蔓的生长状态

此次盖北葡萄栽培科创研发基地的深度调研,为实践队提供了理解科技驱动型现代农业的宝贵经验。 通过实地考察智能化生产设施,团队认识到自动化与数据化对提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核心作用;通过梳理产业历史与考察基础设施,理解了深厚积淀与现代化硬件是产业升级的基石;通过解析物联网、智能水肥、数据分析、生物技术等前沿应用,掌握了科技在葡萄精准种植和品质提升中的具体实践;通过交流产学研合作模式,明晰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盖北葡萄产业通过科技深度赋能,成功实现了向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的转型升级,其经验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重要借鉴。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将专业知识与农业科技前沿结合,聚焦科技兴农,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方向。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佳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佳娣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