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墨江小分队,走进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溜镇,在坝溜镇中心小学成功举办了以汉字为核心内容的普通话推广实践活动。
溯象形之韵,品生活智慧。
课堂之上,推普团成员以文字演变的视频作为切入点,介绍“日”“月”“火”等字从甲骨文至楷书的演变轨迹,让同学们于笔墨之中感受汉字“画成其物”的独特美感。同时,将普通话学习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解析“日”“月”时,引入现实生活里的太阳与月亮;讲解“舟”字时,追溯渡河工具的发展变迁。推普团成员既进行标准发音的示范,又讲述文字背后蕴含的农耕文明与民族智慧,使孩子们在熟悉的山水意象里,领会语言与生活的深层联系以及祖先砥砺前行的开拓精神。
▲图为推普团成员讲述象形文字的特点
融趣味之形,燃学习热情。
为了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推普团队的成员设计了富有创意的互动游戏,如“数字炸弹”“击鼓传花”。这些游戏不仅形式多样,趣味横生,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充满欢声笑语的互动氛围中,同学们通过认读古老的甲骨文,积极开展普通话的练习。随着游戏的深入进行,课堂上的朗读声逐渐变得愈显自信、愈发洪亮,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普通话学习中的显著进步和积极态度。
▲图为推普团成员通过游戏教甲骨文
永字传神韵,墨香润童心。
以“永”字作为切入点,向同学们传授毛笔书写中诸如点、横、竖、捺等基本笔法,让同学们在运笔过程中感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采取了差异化的教学方法。针对初次接触毛笔书写的年龄稍长的同学,推普团成员开展了耐心细致的一对一指导;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同学,则采用铅笔教学并实施一对一指导,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体验。
▲图为推普团成员一对一指导学生
本次活动以汉字为纽带,为民族地区儿童构筑通往广阔天地的语言桥梁,同时,让青年学子在深入基层的实践中,深刻领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所凝聚的发展力量。(通讯员:王天慈)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天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天慈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