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2025年7月15日至21日,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墨江小分队奔赴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溜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语言桥梁作用,在坝溜少年心中厚植家国情怀与民族团结意识,为乡村注入青春推普力量。
▲图为推普团成员讲述民族团结主题思政课
誓词铸魂育新苗,榜样引路话理想。 推普团深耕红色推普,将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与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在民族团结主题思政课上,推普团成员以标准普通话深情讲述承载的“同心同德,团结到底”的铮铮誓言,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引导孩子们铿锵复诵,激荡爱国情怀。《我的理想》课堂上,重温聂耳弃商从艺、以乐报国的赤子之心,感悟“生命虽短,理想永恒”;讲述乡村医生钟丽萍冒雪巡诊的坚守担当、糖画传承人程方远廿载不辍的匠心传承;设计“方言找不同”“理想三重奏”“梦想宣誓礼”互动环节,借聂耳音符、医者仁心、匠人糖勺为喻,生动阐明理想需知识奠基、坚持护航、语言赋能,在标准普通话的讲述中点亮童心梦想。
▲小朋友们绘制的推普雨伞
妙笔生花绘推普,墙壁“说话”传雅韵。 推普团成员们就地取材巧育人,环境赋能润无声。精心设计创意美术课,指导孩童挥洒丙烯妙笔,于透明雨具之上,规范书写“我是中国娃,爱说中国话”“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等宣传标语,让推普理念随雨具流动,融入日常点滴。同时,善用校园富含文字的主题墙与宣传栏,组织诵读经典名句,学习规范用语,使墙壁“开口”传雅韵,推普“生根”入校园。两项举措相得益彰,将语言规范意识巧妙植入生活场景与学习环境,打造生动可感、浸润心田的推普“双课堂”。
▲图为推普团成员前往云尖茶厂调研
田间车间问需求,推普助力产业兴。 推普团深入乡村产业一线,力促语言赋能促振兴。推普团成员们实地走访云尖茶厂、中草药种植基地等,与工人、种植户深入交流,了解其生产场景中的普通话使用需求与实际困难,将推普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切实以语言之力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打通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图为推普团成员在三七种植基地参观
普通话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推普团成员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未来将坚守初心,既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坚定推广者,亦做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觉传承者,持续通过语言桥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通讯员:段淑贤)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段淑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段淑贤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