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朱若曦)2025年7月2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性育微光,青藤向阳”大学生志愿者团带着精心准备的“初中生性安全教育”课程走进南京市溧水区蟹塘社区,以生动互动的方式,为当地初中生送上一堂成长必修课。青春期的懵懂困惑、身体变化遭遇的网络谣言,都在这堂课程中得到科学解答。

身体密语,生长如歌

“男生遗精是‘脏东西’吗?女生月经初潮要害怕吗?”课堂伊始,志愿者便抛出直击孩子们困惑的问题。结合动画短片与清晰的人体结构图,他们细致讲解:男生睾丸增大、遗精是正常发育表现,女生乳房发育、月经初潮是成长的信号,“就像小树抽枝、花朵含苞,每个人的发育节奏不同,不必焦虑”。随后,志愿者进一步解析生殖系统功能——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激素,女性卵巢排卵、子宫可孕育胚胎,让同学们对身体变化不再感到神秘。▲图为志愿者向大家介绍青春期身体的小变化。 贾海峰 摄

情绪潮汐,温柔拆解

“被同学嘲笑个子矮,突然就很生气;考试没考好,一整天都不想说话……”这些青春期的“情绪小风暴”,在“心灵成长”环节被志愿者们一一拆解。▲图为志愿者带领大家了解情绪的知识。 贾海峰 摄 

嬉游传绪,妙法同探

接下来是本次活动最生动的环节:志愿者带领大家玩起“情绪传递”游戏。同学们分组用肢体动作传递“愤怒”“难过”“开心”等情绪,由最后一位同学猜测情绪。随后,志愿者顺势分享调节情绪的“小妙招”:写日记倾诉内心想法、和信任的人(家人、朋友、老师)谈心分享感受,也可以通过深呼吸、运动等方式释放压力。▲图为志愿者带领大家做关于情绪的小游戏。 贾海峰 摄

青涩情愫,明晰导航

“对异性有好感是喜欢吗?”面对这一敏感问题,志愿者笑着打比方:“这就像看到好看的花会多看两眼,但不一定要摘下来。好感是青春的萌动,而爱情需要承担责任,现在的我们更该专注于自身成长!”一番话让同学们恍然大悟,成功理解有好感不等同于爱情。“有人故意碰你的隐私部位,怎么办?”“收到奇怪的骚扰信息,要怎么做?”在“安全守护”环节,志愿者的提问让课堂瞬间安静,自然引入对性骚扰多样形式的介绍。志愿者为同学们列举性骚扰的多种形式:强行拥抱、讲黄色笑话、持续跟踪,甚至网络上的色情信息,都是“隐形的危险”。“遇到这些情况,记住三步:躲远点、大声说‘不’、告诉信任的人!”▲图为志愿者向大家介绍什么是性骚扰。 贾海峰 摄

打破标签,自我绽放

“男生必须学理科?女生只能当家庭主妇?”黑板上贴满的“刻板印象便利贴”,成为“价值引领”环节的“靶子”。这是本次活动的另一个亮点——打破性刻板印象小游戏。同学们将黑板上的刻板印象撕下,并贴上自己的想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前,撕下“男生不能哭”“女生学不好数学”等标签,贴上“做自己人生的大女主”“男生也可以哭”等观念。“性别平等不是让大家变得一样,而是尊重差异!”志愿者举例说道,“女生可以当工程师,男生也能做护士,职业选择只看个人兴趣和能力。”▲图为同学们打破性别的刻板印象并写下寄语。 贾海峰 摄

微光引路,向阳生长

从身体变化到情绪管理,从安全防护到性别平等,这堂课程像一把钥匙,为初中生打开认知成长的大门。性教育从来不是“难以启齿”的话题,而是帮助孩子认识自我、保护自我、尊重他人的“人生基础课”。它的目的,是让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在困惑时不迷茫,在危险前不慌乱,在偏见中不盲从,最终成长为身心健康、内心强大的人。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若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若曦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