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是祖国建设后备力量的主要成员,加强乡村教育是广大教育者刻不容缓的使命。为助力振兴乡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促进乡村地域儿童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5年7曰15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七色花”七彩假期支教团来到盐城市青墩小学,为学生们开启暑期成长新序章。


破冰互动,搭建心灵桥梁

7月15日上午,支教团给孩子们带来了第一节课——破冰班会,在游戏中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亲密联结,为正式教学打好基础。团队成员先后开展“同姓名人相互说”“图片信息争相忆”“趣味字词一起加”活动环节,带领学生在分享姓名时交流名人故事,在回忆图片时锻炼观察与速记能力,在添加字词时磨练随机应变的技巧。精心设置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强化学生个体素养,更是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加强团队意识,以齐心协力、达成目标的愿景打破了冷漠的关系壁垒,在交流中构筑温暖和谐的课堂氛围。

寻味民俗,趣游美食之旅

随后,团队以教室为起点,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将广大社会生活呈现在学生眼前。团队成员与同学们化身“小小美食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考察中国美食的演绎方式。烹饪食材的器具杯皿、源远流长的饮茶习俗、各有所长的八大菜系、不同时代的宴饮之礼……同学们在这场“美食之旅”中,了解到美食不仅是生活的调味剂,更是中华多彩民俗生活的具体映射。支教团为同学们铺陈开民众社会生活的画卷,无论是舌尖滋味,还是饮食礼俗,都折射出人民心中对世界的不尽探索和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以文化人,探寻汉字之美

最后,支教团以汉字起笔,带领同学们体会中华民族的智慧。团队成员开展《书画最美汉字》课程,以仓颉造字的故事为依托,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课堂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支教团成员向学生讲解书法的主要字体后,设置“书法体验”环节,向学生普及笔墨纸砚的知识,提升学生对毛笔握笔、运笔的熟练度,让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临摹。于文字溯源中探究造字智慧,于书法创作中感受汉字之美,支教团通过汉字的形体演变,引导学生了解各朝代统治者对汉字的圣明之举,感受各朝人民对汉字的书写特征,体悟汉字背后的人文智慧,在汉字的古今传承中领悟民族文化的魅力。


乡村儿童渴求知识的浇灌,拼命汲取成长的养分,环境的艰辛不能抵挡他们学习的动力,朴素的外表不能影响他们精彩的内在,年龄的稚嫩不能掩藏他们报国的信念。青春正当时,支教团成员在与乡村儿童的交往中也收获良多。教学相长,薪火相传,青年支教员和乡村小学生一起向着中国梦而全力奔赴,这就是当前最好的模样。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婷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婷婷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6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校园文学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