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2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文澜旅韵突击队”前往河源龙川县黄岭村,开展为期 4 天的农文旅融合实地实践。该队伍以“农文旅融合赋能 3A 景区创建”为目标,通过需求对接、资源调研、宣传推广等行动,为省级古村落黄岭村的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精准对接与实地调研:锚定古村发展需求

抵达黄岭村后,突击队第一时间与黄岭村村委、丰稔镇镇委完成专项对接。黄岭村拥有叶铭熙故居、叶氏宗祠等历史建筑,马灯舞等非遗文化及鸭蛋等特色农产品,文旅与农业资源基础良好。双方围绕村庄发展需求,明确本次实践核心任务为打造黄岭村旅游官方账号、整理马灯舞宣传资料、设计配套 IP、辅助 3A 景区旅游规划,并就后续合作细节达成一致。

▲图为突击队与丰稔镇、黄岭村村委代表进行对接。冯文慧 供图对接结束后,在黄岭村叶书记的陪同下,突击队对叶铭熙故居、叶氏宗祠和孝廉文化教育基地等特色景点开展实地踩点。队员们手持记录本和相机,重点记录各景点的建筑特色 —— 如叶铭熙故居的砖木结构与雕花窗棂、叶氏宗祠的匾额与柱联,同步观察景点现存状态及可开发的旅游体验方向,为后续宣传片拍摄和农文旅产品设计收集基础信息。

▲图为文澜旅韵突击队队员在黄岭碉楼实地踩点记录信息。冯文慧 供图

文化挖掘与民意收集:夯实实践数据基础

7月10日,突击队将目光投向黄岭村特色文化传承,对马灯舞剧团团长和道具制作师傅开展专题访谈。“马灯舞在我们村已经有120多年历史,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以前节庆时表演,现场人头攒动,大家围着场地转圈,热闹得很。” 团长向队员讲述了马灯舞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也提及传承中面临的 “年轻人大多外出经商或读书,参与少” 等困境。道具制作师傅则现场演示了部分制作步骤,介绍马灯舞道具的材料选择 ——“基本上是竹篾做骨架、纸张做灯面,所以以前叫打纸马,现在叫打马灯”,以及 “五谷图案寓意丰收” 等文化寓意。队员们详细记录访谈内容,这些口述资料将为马灯舞文化宣传及 IP 打造提供支撑。

▲图为突击队队员采访马灯舞剧团团长。许慧瑜 供图

▲图为马灯舞道具制作师傅向突击队队员介绍道具制作工艺。冯文慧 供图

同日,突击队分三组开展村民入户访谈,以《农文旅发展意愿问卷》为基础,围绕农业生产、旅游开发意愿、文化传承需求等内容收集信息。“要是发展旅游,我们家的鸭蛋说不定能卖得更好。现在鸭蛋收购价从 6 元多降到 3.3 元,每月要亏不少钱,要是能搞深加工、创品牌就好了。” 一位村民在访谈中表达了对特色农产品开发的期待。队员们重点聚焦村民对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诉求,这些基层数据将为后续方案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图为突击队队员到村民家中进行访谈。冯文慧 供图

宣传推广与创意设计:助力古村价值传播

7月9日至11日,为提升黄岭村旅游知名度,突击队针对黄岭碉楼、叶铭熙故居和叶氏宗祠等核心景点开展宣传片素材拍摄。队员们在不同时段取景,既有建筑全景展现古村格局,也有雕花、匾额等细节特写凸显文化内涵,还捕捉了村民在宗祠周边活动的人文场景,全方位积累宣传素材。

▲图为突击队队员拍摄黄岭村叶铭熙故居宣传片。马丽亚 供图

7月12日上午,突击队在黄岭村新时代实践广场举办 “集章打卡赢文创” 主题线下活动。村民和游客通过关注互动、发布美景照片、共绘画卷等轻量化方式参与,现场氛围活跃。当日参与者发布相关社交内容若干条,# 寻味黄岭客家古村 #话题播放量突破千次,有效提升了黄岭村文旅资源的线上传播度。

▲图为 “集章打卡赢文创” 活动现场村民与游客参与共绘画卷环节。郭善儿 供图

结合前期调研与黄岭村实际需求,突击队同步推进创意设计与方案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黄岭村 LOGO 初稿设计、旅游地图框架搭建及人体打卡墙创意方案;研学旅行方案也形成初步框架,涵盖 “秀才文化研学”“非遗传承实践”“鸭蛋制作体验” 等六大主题模块,适配不同客群需求。相关成果计划于暑假期间完成并交付,为黄岭村 3A 景区创建提供具体支撑。

▲图为 突击队队员与黄岭村村委工作人员合影。赖钰婷 供图

接下来,突击队将按计划完善创意成果并交付,持续跟进成果落地,以专业能力为黄岭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长效助力。

撰文 | 谢雪婷

图片 | 郭善儿 冯文慧 赖钰婷 许慧瑜 马丽亚

审核 | 黄祥华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谢雪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雪婷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3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