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至15日,烟台大学法学院“法盾防诈”社会实践队携手烟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开展AI诈骗防范路径探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AI技术在惠及人类的同时,也给反诈防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了解AI诈骗的特点,从真实案例中提取反诈经验,实践队通过线上调研和线下实习结合的方式,为AI诈骗防范路径的研究提供可靠数据,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调研,了解AI诈骗现状。
在正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之前,实践队通过多种调研方式,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于AI诈骗的认知程度。
实践队先在烟台市著名景点烟台山和朝阳街开展为期2天的实地调研活动。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AI诈骗的隐蔽性极高,许多潜在受害者表示“从未怀疑技术真实性”。这为后续宣传指明了方向。通过该次活动,实践队不仅搜集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还以案例化方式普及了AI诈骗防范知识,强调技术风险需全民应对,共同助力构建“无诈”社会。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烟台山为游客普及AI诈骗 “法盾防诈”实践队 张艺 供图)
实践队还前往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旅游度假区这一人员聚集区域,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实践队成员与游客热情地交谈,认真询问他们是否了解AI诈骗以及身边人有没有受骗经历。通过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游客交流,实践队发现中老年群体对 AI 诈骗的认知相对薄弱,而年轻群体虽然对 AI 技术较为熟悉,但普遍存在侥幸心理。此次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两百余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养马岛与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法盾防诈”实践队 张乐窈 供图)
警局实习,切实了解AI诈骗防范途径。
为深入学习对于AI诈骗相关知识及应对措施,了解案件的处理流程,实践队于7月10日前往烟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反诈中心民警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传统诈骗类型以及AI诈骗这一新型诈骗类型的特点。AI诈骗虽然在实际中发生的案例数量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其手段具有隐蔽性,技术具有先进性,使得人们往往难以第一时间察觉被骗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而且不法分子骗取财物后往往会将其打入境外账户,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洗白,追回财物难度极大。
通过实习,实践队了解到AI诈骗目前仍处在上升阶段,群众对其认识掌握程度较低,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提升人们的警惕意识。后续实践队将整合掌握的真实案例,形成AI诈骗专属案例集,分析总结AI 诈骗类型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AI诈骗防范路径研究。
(图为实践队成员阅读反诈案例 “法盾防诈”实践队 李紫杉 供图)
广泛宣传,提升社会群众反诈意识。
实践队先后在滨州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鲁东大学等高校通过发放宣传单页方式宣传AI诈骗知识,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对于AI诈骗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成为诈骗对象。随后,实践队成员前往万象汇、新世界百货、万达广场等商超开展反诈知识宣传活动,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地展示AI诈骗技术的生成以及危害。
(图为实践队成员前往滨州医学院进行反诈宣传“法盾防诈”实践队王一诺供图)
除了传统的线下宣传方式之外,实践队还编写并演绎了《AI骗局,不上当》短剧,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大家能够关注到AI诈骗这一新型诈骗类型。同时实践队还原创设计了预防AI诈骗宣传漫画,形成特色宣传小画册,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扩大AI诈骗相关知识宣传范围。
(图为实践队成员演绎反诈短剧剧照“法盾防诈”实践队胡雅淇供图)
暑期实践虽已落幕,但防范AI诈骗的探索和行动永不止步。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成员对于AI诈骗的了解更加深入。在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关注各类反诈案例,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用青年的声音传递反诈力量,为提升全民反诈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殷俊扬 王一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殷俊扬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