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同心翼行”民族团结实践团来到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学习调研,旨在结合民航院校特色,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两校后续在相关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合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实践搭建合作桥梁。
▲图为航拍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基地
该基地由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青藏高原研究院三部分构成。基地所处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地,在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占有关键地位。基地科研团队传承“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不畏艰难、扎根高原,围绕国家生态系统功能、物种资源保护利用等领域深入钻研,助力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基地老师讲解,切身领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四川省若尔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同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同心翼行”民族团结实践团与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典耀巴蜀 语泽三州”推普兴乡实践团在海拔3600米的雪域高原召开了一场别具特色的交流座谈会,两校实践团队从自身的团队特色及活动目的出发进行了分享,旨在加强两校实践团队的沟通与交流,促进院校后续合作。
▲图为中飞院实践团与西南民大实践团交流会现场
座谈会上,中飞院“同心翼行”民族团结实践团首先介绍了团队情况:其立足民航专业特色,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为核心实践宗旨,通过红色传承、文化交融、科教赋能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从飞行器的基本原理到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趋势,再到无人机在畜牧养殖、生态监测等方面创新应用,讲解生动详实,为两校社会实践合作探索新路径。
▲图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同心翼行”民族团结实践团学生代表发言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典耀巴蜀 语泽三州”推普兴乡实践团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提升民族地区群众的语言应用能力。该团队介绍了已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民族地区走访调研、文化交流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助力民族地区发展。还现场教学了日常交流的少数民族用语,让现场同学深切感受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增进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图为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字学院推普兴乡实践团学生代表发言
在互动交流环节,两队围绕实践工作展开了深入探讨。中飞院实践团分享了在民族文化融合宣传方面和科技推普的创新做法,西南民大实践团则交流了在基层推普中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设计教学内容的有效经验。此外,两队还就未来合作方向交换了意见,提出可在民族团结宣讲与推普工作相结合方面开展联动,共享实践资源,联合设计活动方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中飞院“同心翼行”民族团结实践团与西南民大“典耀巴蜀 语泽三州”推普兴乡实践团合影
通过此次活动,“同心翼行”民族团结实践团将进一步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铸牢,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雪域高原永恒绽放。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睿 刘济铭 刘明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睿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