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吴睿思)为积极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2025 年 7 月6日至12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态文明实践团一行奔赴黄河入鲁第一站——山东省菏泽市黄河滩区,探寻当地完成滩区生态移民工程后,做好“下半篇文章”的创新实践,聆听搬迁工作完成后,黄河滩区环境之变、安居之喜、乐业之兴的生动叙事,用青春的脚步丈量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记录下菏泽滩区的美丽嬗变。
生态蝶变:滩区绘就绿色长卷
“黄河宁,天下平。”当实践团踏入菏泽黄河滩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态与人文交融的画卷之中。曾经,这里饱受风沙与水患侵扰,黄河滩区的环境问题让村民们的生活蒙上阴霾;如今,一幅崭新的生态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在鄄城县左营镇丁阳寺村,曾经距黄河仅50余米的“风沙窝”,如今已换了天地。2018年,丁阳寺村在生态移民工程的推动下,村民们从滩区的土坯房搬进了现代化的社区。新村占地610余亩,建设了98栋住宅楼、2个老年幸福院、2个大型超市、2个扶贫车间、2个农机存放点,以及标准化的小学和幼儿园,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以前大风一刮,尘土往屋里灌;现在村里绿树成荫,连空气都带着清甜!”一位村民指着村道旁的绿化带感慨道。搬迁后,新村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曾经的“土坯房+沙尘天”,变成“楼房群+绿荫道”。
黄河滩区的生态之变,不仅体现在环境的美化,更在于生态系统的逐步修复。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村民们欣喜地向实践团成员讲述,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白鹭、苍鹭、鸬鹚等珍稀鸟类和野生动物又回到了这片滩区,黄河的水质也变得愈发清澈,鱼虾增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正在这里生动上演。
▲图为实践团在鄄城县丁阳寺村进行入户调研
而在东明县沙窝镇黄河滩生态农业产业园,“退养还湿”工程让300余亩盐碱地重焕生机:标准化淡水养殖基地里,鱼苗穿梭;热带鱼养殖区中,碧波灵动。“不挖塘、不毁林、不占田”的绿色生产,不仅绘就“鱼跃滩区、水清人富”的生态图景,更让滩区移民真切触摸到“生态变好”的温度——从风沙弥漫到绿意盎然,从水患频发到生态宜居,每一抹新绿都诉说着蜕变。
▲图为实践团参观生态农业产业园
安居筑梦:村台托起稳稳幸福
实践团深入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进村入户走访,聆听村民们讲述搬迁后筑起村台、实现安居梦的故事。过去滩区群众“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如今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山东菏泽黄河滩区特有的“村台”,六合新村依高台而建:它是由黄河泥沙夯筑而成的高台式聚居地,既是先民抵御水患的智慧结晶,也是全国仅在山东黄河滩区可见的独特村落形态。既留存传统夯土工艺的历史印记,又融入现代设施——学校、超市、卫生室一应俱全,让“十年九涝”的滩区居民实现“楼上居住、楼下生活”。
▲图为鄄城县六合新村新家园
东明县菜园集镇鲲鹏新村同样见证着安居奇迹:979亩新村内,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幸福院错落有致,社区广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们伴着音乐跳舞,邻里凑在一起晒着太阳拉家常,热闹得像过节。2021年整体搬迁后,群众彻底告别了“怕水淹、愁修缮”的日子,更在社区治理中找到了归属感——物业24小时值守,路灯坏了有人修,垃圾日产日清,曾经分散居住的乡亲们,如今成了“门对门”的亲人。
▲图为实践团在鲲鹏新村进行入户调研
村台如磐,筑起抵御水患的屏障;新居似画,承载着“稳稳的幸福”。从“忧居”到“安居”,不仅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更是“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民生承诺,让“安居梦”终于照进现实。
乐业兴村:车间催开致富繁花
就业,是生态移民“能致富”的关键密码。实践团通过访谈村民、村支书和村企负责人,深入了解就业车间下沉搬迁村的成效。村民们纷纷表示,就业车间的建立真正解决了搬迁后的就业难题,让他们的收入来源变得更加多元,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在东明县沙窝镇翰林苑新村,政府积极扶持建设的就业车间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的就业车间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在长兴集乡协盛昌鞋业有限公司,生产线上超半数工人是新迁建村民,一位在就业车间工作的村民开心地说:“现在不出村就能上班,一个月能挣不少钱,还能每天回家做饭照顾老人孩子,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图为实践团参观东明县沙窝镇协盛昌鞋业有限公司
村支书们向实践团介绍,为了满足村民们的就业需求,村“两委”积极与企业对接,引进适合本村的产业项目,并提供场地、政策优惠等支持,确保就业车间能够长期稳定运营。同时,村里还组织就业培训,帮助村民们提升技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从“单一靠地”到“多元致富”,村民们通过在就业车间工作,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学到了新技术,拓宽了就业渠道,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
▲图为实践团在鲲鹏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同东明县委相关人员合影留念
走访间,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菏泽黄河滩区的生态移民,不仅是空间的迁徙,更是生态之变、安居之进、乐业之兴的深刻变革。从风沙漫天到碧波荡漾,从水患频仍到安居稳业,从生计无着到致富可期,这片土地正以生态为笔、民生为墨,书写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地大学子的调研足迹,亦将化作观察中国乡村振兴的一扇窗,照见新时代滩区人民的美好未来。(通讯员:吴睿思)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睿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睿思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