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费宇昂) 2024年夏天,“北地蓟行”社会实践项目在天津市蓟州区的铁岭子村及西井峪村开展。

这支凝聚新时代青年力量的团队聚焦“新农业、新农民、新农村、新生态”,致力于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建设,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博客、视频等多种渠道,记录和分享收获颇丰的实践之旅。
探索新乡村,不仅仅是领略乡村风貌、了解基本村情,在这充实的一周中,“北地蓟行”团队切实走进乡村,对村民、游客、村委会干部等进行了深度访问,分析当地地质旅游业的发展与不足,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用脚步丈量深山的寸寸土地,观察当地独特的地质现象;为当地小学的孩子们普及地质知识,激发孩子们对地质学的兴趣与热爱。


化石旅游业 

走进山脉青翠的罗庄子镇铁岭子村,村委会成员吴海明叔叔热情接待了北地蓟行实践团的成员们。

图为村委会成员吴海明与北地蓟行团队的合照

跟随吴叔叔的脚步,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村庄叠层石博物馆,深入探索了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化石村”。   “我们铁岭子村是从明代建村的,现在已经有200多年了。”接受我们采访的铁岭子村村书记丁利叔叔说到,“因为那个时候是冷兵器时代,我们这里叫铁岭子村,就是因为有铁矿石,我们整个底下的这一带可以产出铁矿石,用来炼铁。我们这个村在七几年就开始开矿了,那时候我还小,一直到零八年才停止。这段时间我们村很富有,当时整个蓟州区是作为天津的建材基地……”铁岭子村党支部书记丁利兴致勃勃地介绍着铁岭子村的悠久历史。 从丁书记认真详细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对这个村落的热爱与对村庄地质资源的关切。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村庄叠层石博物馆

日升月落,村民们始终生活在化石边,丁书记向实践团讲述道:“虽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禁止盗采盗挖我们的叠层石,但依旧有许多人不远千里来我们山上挖,所以这个只能靠我们村民自觉去巡山,来防止这些人开挖我们国家宝藏的发生。老百姓也都盯着这事儿——‘山上又有人挖石头啦’。”铁岭子村的村民们清楚化石资源的珍贵,一直用他们淳朴的方式,守护着这些为村子带来希望的“宝藏”。

为实现乡村振兴,以采石业为主要营收来源的铁岭子村走上了转型之路——专注于化石的保护、开发及化石旅游业的发展。

图为吴海明叔叔向团队介绍叠层石化石

“现在我们就在搞文旅结合,重点发展旅游业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咱们村的文化品牌就是让叠层石作为一种地质文化。”铁岭子村扬长避短,专注矿山治理,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如今,按丁书记的话来说,“慢慢地,这个村子就活了”。

“春天我能看花,有山桃、连翘,各种花一点缀瞬时就不一样了;夏天看树,有松树、柏树;秋天看什么?看红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枫树,红绿相间特别漂亮,再加上裸露的岩石,绝对是一幅美丽的国画。”这是北京来此写生的一位老师给丁书记留下的一段话。丁书记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实践团成员的殷切期望:“我们大学生得去学、去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们也需要多参加实践,多融入社会。”

图为团队成员自我探寻村庄中无处不在的叠层石

铁岭子村拥有化石村的文化招牌,但单靠地质文化难以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无法解决本村人才回流与就业问题。实践团成员就此,与丁书记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人是根本,”他说,“我们需要引进外来资本去做东西才能招揽进人才,这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经过丁利书记的耐心解答,实践团成员们对于铁岭子村及其所代表的新时代新农村振兴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有了自己的回答。

图为团队采访村书记丁利的照片

铁岭子村的文旅结合,以叠层石化石和古渔阳八景之一——“铁岭云横”为文化品牌,以打造中高端民宿村,为游客打造“闲、静、净”的环境为旅游品牌。铁岭子村目前在做酒店与民宿结合的尝试,但是由于是散户运作难成气候。唯有依靠产业引领带动、引入外来资本并借助国家政策优待,产业的振兴才能实现。一旦产业实现振兴,村民能够实现村内就业致富,村子的人员外流和人才缺失问题自然而然迎刃而解。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费宇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费宇昂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76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