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唐旖萍) 为深入贯彻法治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七月初,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法学院青年大学生组建的“法沐韶光,乡约未央”宣讲团步入基层,来到了辽宁省庄河市徐岭中心敬老院等等开展“送法下乡”普法宣传活动。通过“零距离普法”将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队员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一对一讲解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民法典》等有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并针对中学生、老年人等群体开展普法专题。法治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播撒。展示了青年学子用专业担当践行社会责任、以法治力量护航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


一、精心筹备:普法内容“量身定做”

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增强老年人法律维权意识。青年志愿者开展“普法进养老院、守护幸福晚年”主题活动。通过法律知识讲解 、疑惑答疑、一对一服务一、等等形式。针对有关老年人利益的法律权益进行普法,青年志愿者分组陪老人拉家常,在聊天中收集法律需求,“法律义诊”化解心头难题。

 

  

▲图为实践团为老人讲解相关法律知识


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零距离”

为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普法宣讲团分组行动,普法小队“包片到户”队员们带着普法宣讲资料包,挨家挨户走访讲解,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灶头坑比”累计走访200多户,发放宣传资料200多份。

  

  

▲图为实践团登门到户送法下乡


三、青年担当:法治种子“生根发芽” 普法宣讲团的志愿者们在庄河市初级中学的校门口开展了“向校园暴力说不--青春需要温暖,而不是伤害”的主题活动,志愿者通过分组合作分别主动向同学们打招呼,递送宣传单、简单讲解校园暴力的危害和法律知识、互动即组织签名墙、快问快答获得小礼品等等。“三下乡”不仅是服务,更是育人课堂。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法治中国’的基层根基。

 

▲ 图为实践团和拿普法手举牌的学生


 

▲图为实践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合照留念

结语:乡村振兴,法治同行

此次普法活动不仅为乡村送去法律知识,更搭建起高校和农村的法治桥梁。宣讲团将通过远程咨询、寒暑假返乡实践持续跟进服务。正如团名所写--“法沐韶光,乡约未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法治的春风必将吹绿更多希望的田野。


  撰文丨唐旖萍

  图片丨朱蕊

  审核丨梁俊杰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旖萍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使用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唐旖萍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