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石榴籽·水仙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队以“畲风海韵长,情牵两岸兴”为主题,深入漳州市龙海区、漳浦县两地畲族乡,在行走与体验中感悟民族团结培根铸魂的独特魅力和两岸团结发展的深厚情谊。
血脉交融,共同记忆更深厚
通过走访参观龙海畲乡党校、漳浦蓝廷珍府第、蓝氏三杰馆、漳浦文庙等地,实践队从史料与遗迹中感受畲汉交融、闽台情深的“一家亲”认同,从滨海畲族(龙海区隆教畲族乡)与山寮畲族(漳浦县湖西畲族乡)的血脉溯源、迁移过程等多角度了解畲族人民与台湾人民的共同记忆。
青春同心,共同团结更紧密
实践队将理论所学和实践所得相互融合,形成了主题宣讲课程,为龙海隆教畲族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讲述闽台两地人民互帮互助的故事与畲族先贤的事迹,让民族团结情谊在畲乡石榴籽“幼苗”心间扎根生长。实践队还依托学院专业特色,开展“心有千千结”“民族手印树”“蓝土创想营”等活动,让畲族小学生从团辅课程体验、黏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重要性。
实践队以“山海畲乡的闽台情缘”为拍摄主线,拍摄特色畲乡风情和海洋文化发展地宣传视频,串联实践过程的探访地形成演讲微视频,对畲族文化、闽台情缘进行网络宣传,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高地”。
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更有力
从指尖技艺到两岸发展,在漳浦高少苹剪纸艺术馆,实践队感受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漳浦剪纸的魅力。工作人员还特地介绍高老师的创新作品——《两岸一家亲》的创作过程,以及其在台湾澎湖开设剪纸速成班的经历,深入体会漳浦特色产业在搭建跨越海峡情感纽带的强大力量,探寻剪纸技艺转化为共富引擎的潜在动力。
据悉,实践队还在白塘火山地质公园、月港海丝馆、镇海卫古城等地展开调研,通过闽台批信的“血缘网络”找寻共同发展痕迹,调研火山地瓜、紫菜等特色产物,融入宣传举措,助力文化传播和乡村振兴。
“石榴籽·水仙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访谈、送教下乡、非遗体验、视频宣传等方式,在行思践悟中增进对闽台交融“一家亲”的情感认同,在展现畲族乡少数民族文化底蕴的同时厚植闽台“一家情”根基,在助力民族文化在赋能两岸经济发展“一家兴”中探寻经济成效,真抓实干深挖闽台文化同源的共同记忆,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文伟、刘桂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文伟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