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至15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乘务学院“乘语启航推普路・情系甲根筑同心”民族团结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深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甲根坝镇,开展为期 7 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支连续三年深耕民族地区的青年队伍,通过支教助学、走访调研、文化采风、成果展演等多元形式,用普通话串联文化交融脉络,以民航精神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7月10日,实践团与甲根坝镇人民政府举行启动仪式暨交流座谈会。甲根坝镇党委书记丁真介绍了当地“依托一座山、盘活一棵树、用好一块田、保护一条河”的“1+4”工作法,双方就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达成共识。实践团指导教师李雪璐表示,团队将发挥“品行正、修养好、语言强”的专业优势,聚焦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提升,架起民族交流的“语言桥梁”。
▲图为实践团与甲根坝镇政府交流 敬子菁供图
在扎日村、日头村等地开展的“乘言乘语”推普夏令营中,实践团构建了“实践+文化+体育”的课程矩阵。航模组装课上,孩子们用普通话讨论“机翼角度如何调整”,在协作中触摸蓝天梦想;汉字教学课上,队员拆解“仁”“孝”的字形演变,将传统文化基因注入日常表达;军体拳训练时,汉藏双语版“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口号声震山谷,与《库玛拉》舞蹈的灵动形成奇妙共鸣。
开展课程的同时,实践团对甲根坝镇的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期了解当地青少年的普通话使用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探讨川西民族地区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能力提升策略。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日头村进行军体拳训练 边晓庆供图
围绕甲根坝镇绿色发展理念,实践团摄影组用镜头记录木雅文化独特魅力。所得素材将制作成带普通话解说的文旅视频,助力当地“语言+文化”特色名片打造。而7月14日下午在甲根坝镇日头村,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乘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携手30余名当地青少年,共同呈现了一场主题为“乘语启航推普路,情系甲根筑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展演,通过艺术的表达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图为甲根坝青少年合唱爱国歌曲 刘璐供图
展演同样遵循甲根坝镇“1+4”工作法,团队成员巧妙地将这一发展思路融入节目设计中,精心打造了 《山河育少年》 与 《田树绘同心》 两大篇章:民航礼仪操传递现代文明风尚,《拳拳少年志》创新融合爱国主义诗词朗诵与军体拳,彰显青春力量与担当。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与民航制服联合走秀,生动勾勒出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美美与共的和谐图景。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青少年展演时合照 刘璐供图
在甲根坝实践的时间里,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语言作为沟通桥梁的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了属于青春的足迹,也为当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通讯员 钱琪 易芯如)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钱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钱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