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商学院党员之家实践团队以“探路共富新路径,解码棠棣好模式”为主题,前往绍兴市柯桥区棠棣村开展实践活动。在这片土地上,一朵小小的兰花,正撬动着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大产业。其背后,既有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驱动,也有人才汇聚的“活力密码”支撑,更离不开对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布局。
一、党建领航:老支书掌舵,“一朵花”点亮共富路
棠棣村的发展,离不开扎根乡土20余年的老支书刘建明。在乡村发展的迷茫期,他带领党员干部率先“蹚路”,锚定兰花特色产业,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创新推出“花卉苗木+农文旅”融合模式,让“花满棠棣”从概念逐步打造成特色IP。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的强劲驱动下,棠棣村发展成果夺目。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13万元 ;进入2025年,发展劲头愈发迅猛,截至目前,柯桥兰花产业年销售额超2亿元,这不仅彰显了兰花产业的蓬勃活力,更是棠棣村经济持续上扬的有力见证。如今,棠棣村不断深挖潜力,积极探索“党建+产业”模式,全力打造兰花产业兴村共富链,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红利,曾经依靠“一朵花”起步,如今正向着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大步迈进。
二、文旅融合:民俗风情绘就乡村新图景
棠棣村不仅有蓬勃的产业,更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与乡村风情。良好的家风家训文化,不仅是村民日常行为的准则,更塑造了淳朴向善的村风民风。
每逢传统节日或兰花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村里会举办兰花节、民俗表演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向外界展示了棠棣村独有的民俗风情,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文旅活力。
三、人才赋能:“沃土”孕育产业升级新动能
产业要升级,人才是关键。在刘建明的推动下,棠棣村所在的“花香漓渚”区域,落地了绍兴首个实体化现代乡村人才创业园。老支书种下的“人才沃土”,正不断孕育着青春创新的果实,推动兰花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科技+文旅”的新赛道加速迈进。
乡村振兴是需持续深耕、代代接力的长期工程。青年扎根乡土,既能锤炼实践,也能积蓄成长养分。青年创新与乡村需求共振、实践与理论互促,可注入振兴动能、拓宽共富路。以特色产业为基、融合发展为径的探索,虽因地而异,却为更多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共富样本。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晨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晨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