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双减” 政策持续深化的当下,如何让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既轻松愉悦又富有意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25 年 7 月 14 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商学院联合梅陇社区开展的 “反快进” 活动,巧妙将反诈宣传与 “双减” 公益课堂深度融合,不仅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更以贴心关爱丰富了他们的成长体验,成为助力 “双减” 落地的生动实践。
画纸作帆,彩笔为桨:“双减”课余里的趣味探索与成长航向
“双减” 的核心在于为孩子减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探索兴趣、亲近生活。此次活动从筹备之初就紧扣这一理念:商学院志愿者们结合学科特色,精心准备的童趣画纸与亲子彩笔,不仅印着 “警民反诈”“识破骗局” 等实用场景,更像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趣味探索的大门。没有枯燥的习题,没有沉重的任务,这些材料成为 “双减” 下素质教育的鲜活载体,让孩子们在笔墨书香中远离电子产品的碎片化干扰,重新找回沉浸式体验的快乐,这正是 “双减” 对少年儿童课余生活的美好期许。
从“游戏陷阱”到“防骗锦囊”:“双减”趣味教育的生动解码
在知识传递环节,活动同样呼应了 “双减” 中 “趣味教育” 的要求。民警讲解反诈专业知识后,志愿者们没有选择生硬说教,而是将复杂的 “网络诈骗” 概念转化为孩子们熟悉的 “游戏装备诈骗”“虚假红包” 等场景。这种贴近孩子生活的解读方式,彻底打破传统教育的压迫感,让反诈知识像故事一样自然流入孩子心中。这不仅降低了学习门槛,更契合 “双减” 中 “让学习回归轻松” 的理念,让孩子们在无压力的氛围中主动吸收知识,真正实现了 “减负不减质”。
涂色纸上的亲子课堂:“双减”空白处的陪伴与成长交响
“反诈涂色” 互动环节,更是 “双减” 政策下 “亲子陪伴” 与 “素质培养” 的完美结合,强化家庭育人功能,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活动中,志愿者引导亲子协作:父母耐心指导配色,孩子用画笔诠释防骗场景,一笔一画间,不仅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更是亲情升温的瞬间。这种高质量的互动,填补了 “双减” 后校外培训减少带来的陪伴空白,让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同时,涂色过程中对色彩的感知、对画面的构思,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审美与创造力,让孩子在实践中全面发展,而非局限于书本知识。
此次活动的意义,远不止于反诈知识的传递,以 “双减” 公益课堂为载体,用青春力量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注入多重关爱:既通过趣味互动减轻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又以亲子协作强化了家庭的温暖陪伴,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与综合素质。让反诈教育成为 “双减” 下的一道独特风景,既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了安全底色,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深切关怀,让 “双减” 的温度真正抵达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心田。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佳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佳宜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