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同心翼行”民族团结实践团走进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在当地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悉心引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红军过草地纪念碑、红原县红色文化传承大厅以及红原县邛溪镇烈士陵园,探寻红军长征时期民族团结的珍贵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团来到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前。这座庄严矗立的纪念碑,宛如一位无声的守望者,静静诉说着当年红军战士们在这片广袤草原上的英勇壮举。面对饥饿、寒冷与疾病的威胁,红军战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让高原上险象环生的“死亡之海”成为党带领人民走上胜利的“重生之路”,而在这一过程中,与当地各族群众建立起的深厚情谊,成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

▲图为实践团瞻仰红军过草地纪念碑


踏入红原县红色文化传承大厅,仿佛步入了一条时空隧道,将人们带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大厅内,详实的史料、逼真的场景复原以及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全方位呈现了红军长征途经红原的艰辛历程。实践团成员们驻足凝视,聆听着讲解员讲述红军战士在爬雪山、过草地时,与当地藏族、羌族等各族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从各族群众主动为红军提供青稞、牦牛,到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带路、救治伤员,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深刻内涵,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长征的胜利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协作与生死相依。

▲图为实践团研学红原县红色文化传承大厅


在红原县邛溪镇烈士陵园,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长眠于此的189位革命烈士敬献鲜花,默哀致敬。陵园内,七座无名烈士墓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正是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英勇牺牲的战士。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如同陵园内挺拔的松柏,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红军烈士擦拭墓碑

在纪念碑下,世代守陵人罗建国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述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他饱含深情的话语,让大家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下,相互扶持、坚定前行的身影。青山有幸埋忠骨,子承父业守英魂。从父亲罗大学守护革命烈士的承诺,到儿子罗建国接续父亲的承诺默默坚守,两代人五十多年的无悔付出和默默守护,让同学们深深触动。

▲图为红四方面军后代罗建国为实践团讲述红军故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青年人要传承好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实践团也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睿 刘济铭 刘明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睿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88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校园文学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