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徐鸣阳)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梦支教团”9名成员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磨龙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于7月13日晚顺利抵达目的地。团队第一时间与村长会面,详细了解当地学生情况,勘察教学环境。当地儿童课外活动较为缺乏,且当地高中为今年新建,人数稀少。此次支教的教学对象以小学年龄段学生为主。
7月14日,支教活动开班仪式分两地举行。在仪式上,破冰游戏成为了拉近队员与学生距离的重要纽带。简单有趣的游戏让原本陌生的师生迅速熟悉起来,孩子们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互动也愈发自然。当晚,支教团队召开工作会议,对教学材料进行细致筹备,并深入讨论了次日上课的各项细节,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图为团队成员与支教所在地孩子们合影
7月15日,教学工作全面铺开。在上午的课堂上,支教队员通过手工制作水稻的方式,为孩子们上了一节农业科技发展的手工课。队员们先讲解农业科技知识与水稻种植技巧,再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云南农业发展的历程。在下一节课,支教老师们则开展了洪涝、泥石流安全教育。老师结合当地实际水文情况,详细讲解洪涝、泥石流的避险知识和自救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图为手工制作课上,支教队员帮学生做手工水稻
下午的课程同样精彩丰富,支教队员们分别开设了武术课和野生菌手工课。在武术课上,老师展示了一系列竞技武术动作,传授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和基本武术动作训练,在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浓厚兴趣。在手工课的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出了相当积极的态度,大家把老师团团围住,希望让老师画出好看的图案。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专注地制作属于自己的野生菌热缩片作品,感受手工创作的乐趣。
▲图为支教队员指导孩子们武术动作要领
▲图为支教队员帮助孩子们制作野生菌热缩片
在教学过程中,团队发现学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上课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沉迷手机,不愿与其他人交流等问题。但队员们总能克服困难,如在课堂上队员们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分别进行耐心的引导和教学,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队员们的能力。
接下来,支教团队将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优化,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兴趣的培养,用实际行动为他们的成长助力。
截至15日晚,团队成员工作状态饱满,已与当地学生建立初步信任关系。正如支教团队长陈悦瑄所言:“当小姑娘把彩纸折成的一束水稻递给我时,我忽然明白,支教不是单向的‘教’,而是双向的‘看见’——孩子们看见自己心里的光,我们也在他们的眼睛里重新读懂文化与创造。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们都会把课程再磨细一点,让磨憨课堂真正长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水稻。”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鸣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鸣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