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学习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激励青年学子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蓝帆 “木兰青溪” 逐梦团围绕 “木兰溪畔逐梦起,青溪守护践初心” 主题,开启了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逐梦团首站抵达木兰陂公园。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古老水利建筑,历经千年风雨,宛如一部沉默的史书。队员们轻抚着斑驳的花岗岩陂体,俯瞰着形似琴键的陂桥,木兰溪千年的流淌声仿佛在耳边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曾经,这里是洪水肆虐的 “水患之河”,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风景如画的 “生态画廊”。清晨,老人在岸边悠闲地晨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童在溪边嬉笑玩耍,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这一切,都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鲜活见证。

图为逐梦团成员在木兰陂公园感受古陂魅力。徐龙飞 供图

“一陂水,润万田;千年治,民心牵。” 木兰陂不仅仅是一座水利工程,更是莆田人民 “人定胜天” 精神的象征。信工学子们在此深刻领悟到,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历史为根基,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让绿水青山永远流淌。

随后,队员们走进木兰溪治理展示馆。馆内的立体浮雕仿佛将时光凝固,动态图文似在娓娓道来历史,3D 剧场生动地再现了木兰溪从 “水患之河” 到 “安全之河”“生态之河” 的华丽转身。在 “为民情怀”“科学决策”“率先垂范”“久久为功” 四大展区,队员们透过一张张治理蓝图、一组组数据对比,真切感受到了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精神。

图为逐梦团成员在木兰溪治理展示馆观看木兰溪治理视频徐龙飞 供图展示馆馆长陈瑞椿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并详细讲述了木兰溪治理的艰辛历程。他介绍说,木兰溪曾是福建省著名的水患之河,每到雨季,洪水泛滥,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1999 年,在相关规划推动下,木兰溪启动综合治理计划,让这条 “水患之河” 逐渐变成了 “安全之河”。经过 20 余年的综合治理,木兰溪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成为了全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

图为逐梦团成员在木兰溪治理展示馆与陈馆长交流。徐龙飞 供图

在交流环节,队员们就木兰溪治理的技术细节、生态保护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与陈馆长进行了深入探讨。陈馆长耐心解答了队员们的疑问,并鼓励大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东圳精神教育基地是此次实践的最后一站。基地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斑驳的建库工具,无声地诉说着先辈带领十万干部群众 “肩挑手扛、劈山造湖” 的伟大壮举。电教片《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的誓言,如洪钟大吕,震撼着每位队员的心灵。

在这里,东圳精神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行动指南。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青春因奉献而精彩,使命因担当而厚重,他们将以 “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践行青春担当的誓言。

图为逐梦团成员在木兰溪治理展示馆“牢记使命”碑旁合影留念。徐龙飞 供图

此次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对信息工程学院蓝帆 “木兰青溪” 逐梦团的青年学子们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实践课,也是一场青春与时代的对话。他们沿着木兰溪治理的实践足迹,在木兰溪畔、东圳精神教育基地,亲身感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刻领悟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深远意义。(通讯员:蔡思滢 周奶琴)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奶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奶琴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