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日,长治医学院党委学工部“煦语聆风,医潞护航”志愿服务队在长治市潞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暑期实践活动。队员们深耕精神卫生领域,在临床一线体悟温度、实训中筑牢根基,将理论转化为服务能力,以行动积蓄力量,书写笃学笃行的青春答卷。
01共建基地聚合力,携手育人结硕果。
近年来,长治市潞州区第二人民医院与长治医学院保持紧密合作,在临床带教、健康服务等领域积淀了扎实基础。7月2日,双方共建的劳动实践基地正式挂牌,搭建起“高校教学资源+基层医疗实践”的协作平台。此次合作恰逢长治医学院2026年将建校八十周年之际,校院将整合优势力量,构建集临床教学、技术交流、健康服务于一体的合作模式,为区域医疗发展注入新活力。
02临床研学得真境,触摸医理悟本质。
门诊诊室里的“认知重构”:在睡眠门诊,面对精神疾病患者零散的表述,弓主任总能清晰梳理病史,教我们如何分析病情,让书本中深奥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概念变为具象,让队员们懂得对待患者,倾听比判断更重要,理解比诊疗更迫切。
技能操作中的“感官觉醒”:体检外科里,队员们跟着高医生学习叩诊、听诊,敲敲碰碰判断内脏情况,用听诊器听心脏有没有问题,还学习通过触诊看皮温、淋巴结,筛查传染病迹象。在体检内科办理健康证时,需仔细核对病人表单上的信息与健康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指尖的触感、器械的声响都是诊断线索。”带教医师现场教学,帮助队员建立“望闻问切”临床思维,让大家明白无论是技能操作还是基础工作,每一处细节的把控都是对健康的负责。
、
治疗仪器前的“思维拓展”:物理治疗室里,李医生带着我们观摩经颅磁刺激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等设备操作,大家亲自体验睡眠诊疗仪,通过低频脉冲刺激与脑电波监测,直观感受物理治疗改善睡眠的原理与效果。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对抗精神疾病,除了药物,还有科技与心理共同编织的“防护网”,守护睡眠健康。
03科普知识入生活,心理常识融日常。队员们走出诊室当起心理健康宣传员,发放问卷和宣传页,用通俗语言讲清焦虑与抑郁的区别,以案例的形式,介绍情绪调节技巧,还帮老人读题填表,收集数据、了解心声。这场科普虽无华丽舞台,却让专业知识走进了百姓家。
长治医学院学子以行动践行医者初心,从临床学习到街头宣传,在与患者、医生、群众的接触中收获共情、成长与信念。这些经历让专业知识经受了实践检验,也加深了队员们对守护大众心灵健康的决心。未来,长医学子将继续秉持“厚德、精业、济世、报国”的校训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为守护公众心理健康贡献青春力量。
撰文 | 祁祥,赵健同,王淅
图片 | “煦语聆风,医潞护航”志愿服务队
一审 | 赵健同
二审 | 任雅静
三审 | 李永平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孟昱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孟昱廷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