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村务公开的执行状况、群众参与度及其对村民信任感的影响,助力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廉洁水平提升,2025年7月9日至7月11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法润乡村之今日说法实践队”走进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六渡河村,开展学校“千村千企千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问卷调查、村干部访谈和实地观察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团队以"村务公开与基层廉洁治理研究"为主题展开相关调研,为乡村振兴中的廉洁治理提供青年视角。
▲图为实践团队在村委大院门口的合照
村民问卷:公开认知与参与度呈现“双高”特征
在村民会计大姐的热心帮助下,团队顺利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工作。问卷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的村民经常在村务公开栏获取相应信息,68%的受访者表示对当前村务公开工作“满意”或“比较满意”。一位和蔼的村民大爷欣慰地说:“现在村里大事小事都公示,心里有底。”
▲图为实践团队收集调查问卷
团队成员观察到,六渡河村村民的生活满意度与村务公开已形成良性互动。在走访中,不少村民反馈,近年来村内基础设施改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对村干部的工作表示肯定。
团队成员认识到,当公开成为习惯、监督成为常态,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自然水涨船高。这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生动样本。
▲图为团队与村民大爷们交流村务公开感受
实地观察:公开栏成“透明窗口”
走访调查工作后,实践团队走进村委大院。夕阳下的村务公开栏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预示着基层治理的美好未来。团队成员聆听着村支书的细心讲解,对村务公开栏进行参观。通过参观学习,团队认识到,六渡河村的公开栏不仅是一块展板,更是基层民主的窗口;村务公开不仅是一项制度,更是廉洁治理的基石。真正的公开不仅是信息的发布,更是理解与互动的过程;不仅是制度的落实,更是信任的建立。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村务公开栏
村干部访谈:制度规范与监督机制双轨并行
参观结束,团队成员走进六渡河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关于村务公开的形式、频率、流程、监督以及现存的难点,同时进一步探究村务公开与廉洁治理之间的紧密关系。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村干部
团队了解到六渡河村的村务公开工作体系完整、执行规范,财务村务党务以及重大事项决策等信息均通过公示栏等渠道及时公开,并设有村监会对村务公开起到监督作用。同时村子也在不断地开发更加透明高效的数字化村务公开的渠道,致力于通过“线下+线上”的手段更好实现村务透明,从根本上保障村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
▲图为团队与村干部合影
这次深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六渡河进行的实践调研让团队成员们收获颇丰,对中国乡村基层治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团队认识到,随着公开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创新、机制的完善,村务公开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而真正的阳光,是每一位村民关注的光。这种目光中蕴含的,正是中国基层民主最真实的生命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萌珊 李姿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萌珊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