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升自我及公众艾滋病与结核病综合防治能力,学习普及突发应急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助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近日,豫北医学院“艾核双防:护航健康”实践团队赴民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护航科普实践团在民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启实践之旅,以青春行动探寻疾控工作奥秘。
初遇疾控,开启实践序章
7月5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怀揣热忱,自各地奔赴民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中心完成报到、物资领取与准备后,下午便马不停蹄前往民权县疾控中心,与负责人深入对接,从宣传手册、PPT课件到小礼品,各项工作都逐一落实,了解当地艾滋病、结核病疫情数据及防控政策,为后续实践筑牢基础 。
深耕细作,夯实专业认知
7月6日,传染病防治科工作人员以案例为引,生动讲解艾滋病如何并发结核病,从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到预防措施、急救要点,抽丝剥茧,让团队成员对疾病防控有了深刻认知。下午实践结束,团队总结当日收获与不足,及时调整实践方向。
7月7日,在疾控中心实验室和现场教学中,工作人员亲自示范,详细讲解并演示了正确洗手、穿脱防护服、佩戴口罩、洗眼器使用等防护操作,以及伤口应急处理的规范流程,工作人员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指导成员“模拟患者血液溅入眼睛场景,指导成员快速开启设备并持续冲洗15分钟,同时转动眼球确保清洁”;锐器伤应急处置模拟中,从挤血、冲洗到消毒上报,每一步操作都紧扣职业安全,让抽象的防护知识变得清晰可触。还详细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采血常规流程的注意事项,强调了献血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告诉实践团成员:“防护服的规范穿脱是保障个人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医疗、实验室、防疫等高危环境中。”
深入学习,传递健康声音
7月8日,针对艾滋病人群的特殊需求,实践团成员前往民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自愿咨询检测室)学习。这里是深入学习疾病防控知识与沟通技巧的“课堂”。专业人员围绕病人交流问诊流程展开教学,从如何轻声细语安抚初来者的紧张情绪,到循序渐进引导患者清晰讲述病情,每个环节都拆解演示。
实践促学,服务基层显担当
7月9日,成员们还认真学习了结核病的检测方法、防控政策、胸部X片判读方法以及基本咳嗽礼仪,并走进结核病检测实验室,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参观了检测核心区,详细了解了样本处理、培养及分子诊断的全过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成员们亲手操作显微镜,清晰观察到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最后,同学们与一线检测和防控专家面对面交流,聆听真实工作挑战与宝贵经验,进一步加深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识。
实践团以“结核患者突发咯血引起窒息”场景,现场模拟突发咯血场景展开突发应急技能教学,让团队成员亲身体验并掌握体位调整、排出血块等应急技能,为后续救治争取时间,切实提升了大家的应急护处理能力。详细讲解体位调整、血块排出等急救要点,成员们围站观摩后,轮番上阵实操,从最初的紧张生疏,到逐渐熟练沉稳,在一次次演练中,掌握急救“真功夫”。
总结提升,沉淀实践成果
7月11日,实践进入收尾筹备,拍摄方言版视频、发放调研问卷,召开总结会,梳理成果、查缺补漏,团队成员用合影留存这段难忘的疾控实践之旅。实践团队长程诺表示:“疾控中心专家深入浅出的理论教学,坚定了我们从自身做起消除歧视、传播科学知识的决心。实验室严谨规范的操作流程,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基层疾控工作的艰辛与不可或缺的价值。”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穿梭于疾控中心、广场社区,以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传递健康,从知识汲取到科普传播,青年力量在疾病防控一线闪光。实践团系统掌握了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与实践技能,成功搭建了高校与基层疾控机构深度交流合作的桥梁,未来这份热忱将持续蔓延,守护更多人的健康未来。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程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程诺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