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下午,一场沉浸式急救演练在翠花社区展开。 在情景模拟区,志愿者石晓涵用红绳划出“家庭厨房”“户外公园”等场景。居民赵女士参与油锅起火演练时,下意识拿起水盆,被志愿者王雨涵及时阻止:“请用锅盖窒息灭火!”随后在户外溺水场景中,中学生小陈在阮晨雨指导下,用外套制作简易担架转运“伤者”。互动环节最热闹的是婴儿气道梗阻处理教学,志愿者吴诗棋抱婴儿模型示范拍背手法,年轻妈妈们轮流练习,张女士五次尝试后终于掌握45度角拍背技巧,激动地拍照记录。

通过真实场景还原,居民在志愿者引导下突破“知而不敢为”的心理屏障,有效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5月13日下午,急救培训的创伤救护单元在翠花社区展开深度教学。

志愿者吴诗棋举起前臂模拟伤肢,用三角巾演示大悬臂带包扎法:“托肘时注意保持90度屈曲!”居民赵阿姨练习时误将结扣打在锁骨处,志愿者石晓涵轻拍她手背提醒:“结扣要避开骨突位置,像这样移到腋下。”随后模拟大出血场景,志愿者王雨涵将加压止血带绑在假肢近心端,边拧紧边解释:“每40分钟松解一次,用马克笔记下绑扎时间!”最震撼的是头部包扎演练,中学生小陈用绷带为“伤者”做帽式包扎,反复调整三次才完全覆盖伤口敷料。

本环节通过12种创伤情境模拟,使居民掌握从家庭割伤到交通事故的基础救护技能。

5月13日下午,急救培训专设老年群体与婴幼儿救护定制课程。

在老年慢病急救区,志愿者杨醒尘举着药盒模型讲解:“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时,血压低于90不能使用!”73岁张伯伯现场模拟心梗发作体征识别,颤巍巍地摸出“速效救心丸”道具瓶。婴幼儿急救区更为忙碌,志愿者阮晨雨跪地演示婴儿CPR手法:“两根手指垂直按压胸骨下半部,深度4厘米。”年轻妈妈林女士在石晓涵指导下调整海姆立克手势:“托下巴的手指不能堵住宝宝口鼻!”活动还发放大字版急救流程图,志愿者王雨涵为视障学员口述操作要点。

针对社区老龄率高、新生儿家庭多的特点,定制化教学实现急救技能全覆盖。

5月13日下午,一场践行环保理念的急救培训在翠花社区完成物资百分百回收。

活动开始前,志愿者吴诗棋为每件教具贴二维码标签:“扫描可知消毒记录,保障卫生安全!”教学期间,止血纱布按“一人一包”发放,学员王雨涵将用过的纱布投入专用医疗废物箱。最令人赞叹的是教具维护环节:志愿者石晓涵用酒精棉片擦拭CPR模拟人面部,更换消耗性气道部件;杨醒尘将AED训练机电极片剥离背膜后分类回收。活动尾声,98套学员资料袋经消毒封装,移交社区用于复训。“连一根绷带都不浪费!”社区负责人举起可循环使用教具箱点赞。

通过医疗级耗材管控标准,大学生团队为社区植入可持续急救培训基因。

撰文|张璐瑶

图片|吴诗棋

审核|杨醒尘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璐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璐瑶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学子频道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