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寻豫剧之母祥符调的艺术真谛,从源头触摸这一古老声腔的艺术精髓,聆听两代守艺人的心路历程,6月26日豫北医学院“访祥符古调,续豫曲华章”非遗文化实践团来到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清河集村祥符剧院,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祥符调代表性传承人关小凤及其女儿张聪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图片作者:闫童)

实践团成员曹雨娜问:“老师,您认为作为豫剧源头的祥符调,其艺术精髓何在?”关小凤老师凝练道:“祥符调的灵魂,深植于戏曲‘手、眼、身法、唱、念、做、打’七功之中。”关小凤老师还强调了祥符调更是一种独特的韵味与风骨,那标志性的婉转波颤音,构筑了其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实践团成员曹雨娜又问;“面对时代浪潮,老师您是否尝试过在表演形式上进行创新创新呢?”关小凤老师介绍,团队正尝试以祥符调经典唱腔为根基,为契合时代精神的新词谱曲,并巧妙融入小品表演形式,孕育出“戏曲小品”这一跨界新枝。如此探索,既守护了祥符调韵味之魂,又借助现代艺术载体,将时代心声有效传递至百姓心间。在采访了非遗传承人之后,实践团成员们深受震撼。成员彭露瑶感悟:“她们守护的是中原文化根脉,非遗是‘活的历史’,需代代接力。”

(图片作者:郭铭塽)

实践团成员目睹传承人眼中闪耀的赤诚,更深感肩上责任:守护非遗,正是守护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的文化自信力。展望未来,祥符调的传承发展既要深扎传统的沃土,坚守其“七功”精髓与独特韵味;更要拥抱时代,在关小凤老师等传承人的创新探索引领下,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作者:彭露瑶 )

(图片作者:闫安然)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学子频道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