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黄志祥)生科深入基层析,启程入村仿调研—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与工程学院“三下乡”服务队在了解了良西庄村的当地的粮食生产状况,以及现在所面对的困境后,下田进行采集农作物的样本,用于后期的研究。
扎根乡土践初心,青春建功新时代
7月9日上午11点30分,服务队与当地的村支书了解了农作物实际情况,以及在各家各户收集了足够多的调查问卷,并了解了各农户家中大致状况后,在当地农民的带领下,前往田地进行调查采样,即对现有种植的农作物生长状况,农田的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
(图为服务队在农民的指引下前往农田进行考察。 周梦杰 供图)
知识普及进乡村,文化惠民润心田
服务队在前往农田的途中也发现,这个季节的农作物大多都是花生,还有玉米为主,所以服务队这次调研的农作物以这两种为主,观察他们的生长状况,即开花或者结果情况,有没有病虫害。以及生长环境,温度湿度是否合适,土地的肥力如何,服务队围绕这两点进行展开调研。
在观察玉米时,服务队发现玉米这时候为花粒期,这时候的籽粒灌浆充实,干物质快速积累,剥开一个玉米样本时,也发现籽粒都是饱满的,基本没有缺粒的状况发生,同时队员们根据所学的农业知识告诉农民,玉米在这段时间要注意观察土壤水分的含量,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玉米到成熟期时颗粒饱满。
(图为服务队在玉米地观察玉米的生长状况。 周梦杰 供图)
(图为服务队在花生地观察花生生长状况。 周梦杰 供图)
在观察花生时,发现花生的叶片长势良好,且部分花蕊已经凋落,说明已经到达了开花下针期,出现了部分幼果,这时候队员也告诉农民,这时候补充一些无机化肥,且这时候要按时浇水,保持土壤水分,以提高花生的坐果率。
护土就是护饭碗,养地就是养未来
(图为服务队在周边田地进行土壤调查。 周梦杰 供图)
之后再观察土壤的状况,也发现了此时的土地很湿润,是因为这段时间有适量的降雨,同时从玉米和花生的叶片状况来看,可以看出土地的肥力良好,当地农民也说是施加了农家肥或者一些草木灰,也合理的施加的一些无机肥,如钾肥,硼肥等,以保证土地肥力的持久。
本次实践活动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切实支持,团队将持续探索校地合作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未来,团队将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推动“三下乡”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惠民项目,并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定期跟踪服务成效,确保“三下乡”经验转化为长期社会效益。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志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志祥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