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河南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组织开展“暑期宣知开视野,社区聚力绘新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健北社区连续开展为期五天的系列活动,涵盖安全宣传、红色传承、环境整治、敬老助老、普法教育五大主题,以青春之力赋能社区发展,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通讯员 易昭悦)
首日启幕:安全护航筑防线
6月30日,实践活动在健北社区活动服务中心拉开帷幕。社区书记靳志远与带队教师申雨昕共同为活动启幕,强调实践活动要立足社区需求,实现“知识传递与实践成长” 的双向价值。反诈宣传环节中,志愿者以“绘画传知”的创新形式,将“陌生来电勿轻信”“验证码不泄露”等防范要点融入画作,创作的反诈海报被张贴在社区公告栏,成为生动的安全教材。消防演练现场,志愿者详解火灾预防知识,示范灭火器“一提二拔三握四压”的操作要领,通过实战式训练掌握应急技能。
▲图为志愿者画防诈海报。供图 易昭悦
▲图为社区人员通过实战式训练掌握消防应急技能。供图 易昭悦
次日传情:红色文化润人心
7月1日,团队以“红色文化传承”为主题,打造笔墨传情、指尖寄意的沉浸式体验。社区活动中心内,书法台前宣纸铺展,退休教师刘奶奶挥毫写下“社会主义好”;志愿者们以楷书、行书等字体抄写红色诗句,一幅幅作品串联起 “从红船精神到新时代使命”的历史脉络。剪纸区域里,红船、五角星等图案在巧手中逐渐成型。志愿者与老人结对创作,一边传授“折、画、剪”技巧,一边讲述图案背后的红色故事,让红色记忆在指尖流转。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展示书法作品。供图 易昭悦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一起剪纸。供图 吴垚靓
三日攻坚:环境整治焕新颜
7月2日,团队聚焦社区环境提升,开展“楼道清扫、院落整治、杂草清除”三大行动。清晨的单元楼内,志愿者分组清理堆积杂物、擦拭扶手与信报箱,采用“喷湿-铲除-擦拭”三步法清除墙面小广告,使8个单元的消防通道恢复畅通。社区书记评价:“学生们用行动带动了居民环保意识,这才是最有效的文明宣讲。”
▲图为志愿者清理楼道。供图 易昭悦
▲图为志愿者清理杂草。供图 易昭悦
四日暖心:敬老助老送温情
7月3日,团队走进独居老人与高龄老人家中,开展“清洁+陪伴”双服务。志愿者带着工具分组行动,擦窗扫地、整理杂物,为厨房油污重灾区进行深度清洁,原本杂乱的房间变得整洁明亮。陪伴环节里,志愿者们耐心倾听老人的过往经历,为听力不佳的老人手写交流纸条,帮视力模糊的老人调大手机字体。针对老人实际需求,志愿者建立“健康提醒备忘录”,标注用药时间与血压测量要点;代购生活物资、调试收音机等贴心举动,让老人们连声称赞“比亲人还周到”。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活动既解决了实际困难,更填补了老人的情感空缺。
▲图为志愿者在老人家中打扫卫生。供图 吴垚靓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聊天。供图 吴垚靓
五日收官:普法宣传固根基
7月4日,实践活动以普法教育画上圆满句号。社区会议室里,志愿者围绕《民法典》中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等内容,用“高空抛物维权”“规范借条写法”等案例解读法条,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生活指南”。
▲图为志愿者进行普法教育。供图 吴垚靓
五天实践里,外国语学院志愿者从安全宣讲员、文化传承人,到环境守护者、敬老志愿者、普法传播者,在多元角色中践行青春使命。活动不仅为社区送去实用服务,更让学子们在基层课堂中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内涵。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联动,让实践之花绽放在更多基层角落,让青春力量融入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易昭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易昭悦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