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承载着华夏智慧,让不同地域紧密相连。
要想学习、掌握好普通话,更应该从小时候抓起。成都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艺术学院“叙梦·泸韵筑光”三下乡小组志愿者成员于2025年7月9日上午,给社区小朋友进行了一次普通话宣讲。志愿者老师通过展示ppt、视频、图片和做游戏等形式使得宣讲能够圆满完成。
宣讲伊始,志愿者以“普通话的定义”为切入点,简单的给小朋友们介绍了普通话,紧接着便给他们抛出了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什么是普通话”,面前的孩子们于是开始思考起来,有的表情严肃;有的眉头微皱;有的甚至抓耳挠腮似乎是想找出一个标准答案。那到底什么是普通话呢?通过志愿者的详细讲解后终于有了一个对普通话的准确定义,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汉民族共同的交流用语。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志愿者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用一个比较娱乐的方式讲述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孩子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志愿者组织他们玩起了一个叫“传话筒”的游戏,小朋友们排成两列,由第一个人开始依次传话给下一个人,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回答出他听到的内容,一头一尾的内容相同者获胜。游戏肯定有输有赢,排头传出的“我爱妈妈”到最后却变成了吹号的“大喇叭”;“两个苹果”到最后还多了一个,成了“三个苹果”。几局游戏后,小朋友们也明白了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说好普通话可以避免信息传递错误,也能打破地域限制,使人们能够更顺畅地与来自不同地区的人进行沟通。志愿者们也通过信息传递偏差的直观体验,让儿童理解“语言精准性对跨地域沟通的基础作用”,呼应“乡村振兴中打破地域壁垒”的现实需求。
图为志愿者利用“传话筒”游戏给孩子们讲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和意义。
最后一个部分是通过看视频的方式,加深孩子们对于文明用语的理解和思考。视频中通过脏话所合成的恶龙不断摧毁着城市里的房屋建筑,似乎也在告诉人们脏话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伤害性,也证实了“恶语伤人六月寒”。
图为志愿者通过视频给小朋友们介绍的文明用语做法。
在本次普通话宣讲活动中,志愿者们举行的活动实现了“知识传递 + 意识培养”的双重目标。看着小朋友们从对普通话的懵懂到逐渐理解其重要性,积极投入游戏与互动,他们也深刻体会到青年服务社会的价值。通过讲解、游戏和视频,他们尽力让普通话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芽。这次经历也加深了他们对语言文化传播意义的领悟。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饱满热情投身于此类活动,助力更多人感受普通话的魅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贡献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靖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