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伍慧玲)6月23日至7月1日湘潭理工学院智链兴农先锋队8名成员(5名大一、3名大二学生)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发挥高校学子专业优势,奔赴株洲醴陵明月镇,以“观察—思考—行动”为指引,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用青春智慧助力乡村发展

(图为智链兴农先锋队实践团队成员合照)

前期筹备:双线调研,锚定方向

奔赴株洲前,团队兵分两路。一组走进校园,借趣味实验、互动讲解,为小朋友揭开智慧农业面纱,播下科技兴农种子;另一组深入社区,围绕农业科技小程序推广与农副产品销售模式调研。回收有效问卷后,绘制平均值对比雷达图,从年龄、性别、身份等多维度,剖析居民对“科技+农业”小程序的认知度、使用意愿,以及对短视频/直播展示农副产品的接受度。

(图为“科技+农业”调查问卷SPSS描述性分析)通讯员 栗玲 供

数据显示,仅6.00%居民对短视频/直播展示农副产品“非常感兴趣”,超五成居民兴趣一般或不感兴趣(结合饼图数据 ),反映线上销售推广有阻力;且居民对小程序功能了解参差,明确后续需提升农业科技工具认知、拓宽销路。完成调研对接,团队怀揣期待奔赴明月镇。

(图为“科技+农业”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通讯员 栗玲 供

一线实践:解码需求,多元行动

1.直击农产线,探寻发展密码

抵达明月镇后,团队深入一线,解码当地农产线需求。在走访中,队员们了解到明月镇有玻璃椒、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也知晓当地拥有云岩寺等文化资源,但存在产业融合不足、销售模式单一等问题。

与石总交流时,双方探索出“订单农业预售模式”。团队还亲身参与农耕,体验采摘西瓜、甜瓜、豆角,在烈日下感受农耕艰辛,更深刻理解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不易,也为后续助力产业发展积累直观认知。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周志琦、骆金田、蒋娟与瓜棚大户进行交流及采瓜)通讯员 伍慧玲 摄

2.深耕茶文化,助力价值提升

采茶与茶文化体验是实践的重点环节。队员们走进茶园,跟随茶农学习采茶技巧,分辨一芽一叶的标准,手指在茶树间灵动穿梭,将鲜嫩茶青收入篓中。随后参与制茶,经历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看着鲜叶在手中蜕变,体会传统制茶工艺的精妙。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挖掘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商业潜力,为后续宣传推广积攒素材。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湖南千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石总体验采茶)通讯员 栗玲 摄

3.直播促销售,宣传展风采

直播筹备时,队员们梳理玻璃椒、辣椒粉特色,融入采茶故事、云岩寺传说,以“文化+产品”提升吸引力;演示农业科技小程序,重点讲“智能供需匹配”功能,扭转居民对线上工具的认知偏差。直播中灵活互动,打破“一般兴趣”“不感兴趣”群体观望态度,带动产品销量增长,传播明月镇文化。同时,团队发挥专业所长,为辣椒酱、辣椒粉设计包装,制作明月镇宣传视频、防溺水与打非视频,还为书记拍摄创意视频,从多维度宣传明月镇,吸引外界关注。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伍慧玲、栗玲通过直播讲解醴陵玻璃椒的历史文化等)通讯员 刘晴川 摄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设计的玻璃椒产品包装)通讯员 周志琦、骆金田 供

实践成效:双向赋能,收获认可

一系列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直播带货拓宽了玻璃椒、辣椒粉、茶叶等农产品的销路,订单农业预售模式也吸引不少关注,为农户增收、产业升级注入活力。各类宣传视频丰富了明月镇的推广渠道,提升当地知名度,助力文化资源转化。

实践过程中,团队与当地建立起良好协作关系,在服务社会中锤炼了沟通、策划、执行等本领,展现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当地政府发来感谢信,对团队助力乡村发展的行动给予肯定,这不仅是对此次实践的认可,更激励队员们未来继续以青春力量服务乡村振兴。

后续,智链兴农先锋队将延续“观察—思考—行动”理念,总结实践经验,建立长效跟踪机制,持续关注明月镇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湘潭理工学子的智慧与力量,让青春在助力乡村发展的征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图为醴陵市明月镇云岩社区居民委员会给智链兴农先锋队的一封感谢信)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伍慧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伍慧玲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6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